泉州市政府办近日印发《泉州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建设“畅通城市”,泉州将从路网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入手,重点实施七项工程,逐年分批分期推进一批项目,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市民出行难、停车难等交通难点问题得到改善。近期实施项目84个,前期储备项目33个。 (记者 谢曦)
组团间通道衔接工程
目标:
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巷道”等路网系统,推动湾区道路交通快速网络化建设
举措:
加快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普贤路南延工程和金屿大桥等21条干道桥梁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刺桐路北拓、东海大桥等20个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片区交通提升及整治工程
目标:
提高片区内路网运行效率
举措:
实施爱国路、湖美酒店东侧支路等8条断头路打通建设;完成古城、刺桐片区等2个片区道路单向交通组织改善工程;开展古城片区交通提升整治规划;推进国投大厦、泉州市第一医院立体停车楼等立体停车场建设,解决区域停车难问题。
交通节点疏解工程
目标:
疏通拥堵节点
举措:
组织对坪山路—江滨北路、浦口环岛等11个交通节点开展渠化改造、交通组织和信号配时优化。
智慧管理服务与决策工程
目标:
完成道路智能交通建设
举措:
加快推进泉州市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启动综合交通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公共交通智能信息发布和专用道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公交综合提升工程
目标:
构建公交优先发展保障体系
举措一: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建立公交财政补贴与公交成本规制、财力增长情况相挂钩机制,建立市、区两级财政补贴分摊机制,市、区两级按照收益程度分摊对公交的财政补贴。鼓励引导公交运营企业做好车身、车载广告及物业租赁工作,尽可能开源增收。
举措二:
加快公交场站建设
在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新增或改造8个公交场站。加快完成城东、洛阳、海星小区、中骏世界城等4个公交充电站建设。对津淮街丰泽区政府站等11处公交站点进行港湾式改造,挖潜路内公交停靠站点。
举措三:
扩大公交覆盖面
在中心组团内恢复丰泽街及新增安吉路等2条公交专用道建设、改造津淮街—坪山路等11个公交专用进口道,形成公交专用网。在城市核心区与江南、洛江、石狮、晋江之间新开通3条以上组团间公交快线,实施大站快车模式。
举措四:
加大公交运力投入
近3年每年新购置及更新环保公交车辆100标台,简化购置程序为新能源车辆采购“开绿灯”。
慢行系统品质环境工程
目标:
打造慢行健身步道、廊道系统
举措:
完成刺桐片区 “三横一纵”17.7公里健身步道和西街片区周边慢行廊道系统建设,建设爱国路、东街等自行车专用道。完成潘山小学等6座过街天桥建设,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建设丰泽街、湖心街、津淮街和坪山路等4条非机动车道;完成坪山路、宝洲街等2条非机动车道交通整治。
在中心城区积极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以内环路以内的旧城区为主,兼顾东海、城东、北峰等新区,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布设410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13200辆公共租赁自行车。远期将自行车项目推广至洛江万安、江南、泉州台商投资区等。
严格执法与需求管理工程
目标:
建立交通管理网格化巡查管理模式
举措:
将管辖区划分为若干管理单元实施精细化管理;扩大拥堵路段片区的严管范围,建立见警率和拥堵指数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增加公交车载违章抓拍系统,确保公交路权优先;开展电动车违规行驶整治,加强拖车动态值守;实施分档处罚,加大拥挤区域和高峰时段的交通违章处罚力度;完成停车收费优化调整和电动车行驶区域划定的调查研究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