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城市如何管得更到位 几大关键词带你看透透

泉州晚报

泉州市委办、市府办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

推进城管领域大部制改革,明年年底实现机构综合设置;市、区两级执法重心下移,引导业主参与城市管理;环卫车装GPS,实现全天监控;社区公厕收归区级统一管理……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对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推动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行具体细致的部署。■东南早报记者 林福龙 李心雨 庄丽祥 文/图

今后城市如何管得更到位 几大关键词带你看透透

劝导志愿者带上红袖标正式上岗(资料图片)

今后城市如何管得更到位 几大关键词带你看透透

东湖公园风景优美 (资料图片)

推进城管领域大部制改革 明年年底前实现机构综合设置

及时调整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管办),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考评考核等制度,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整合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市城管办监督指挥中心、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作用,实行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检查、监督、考评。

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行综合执法,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执法等相关职能,2017年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下移执法重心,依法依规合理确定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权。区级城市管理部门向街道派驻执法机构,推动执法事项管理属地化。

实行“市统一领导,区级为主导、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市级负责城市管理协调、指导、监督以及查处跨区域和重大复杂违法违规案件;区级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任务;街道按照职责实施城市管理,对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置或向有关部门报告,指导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工作格局。

环卫车装GPS全天监控

在不改变道路管理主体的前提下,以区为单位统筹,将主次干道分若干标段统一“打包”招标,探索将背街小巷一并纳入市场化保洁范围。在现有主次干道保洁的基础上,实行机械化清扫和冲洗作业模式,机械化清扫率每年提高4%以上;全面开展主要道路冲洗、人行道洗刷工作,城区主干道每日冲洗不少于1次,次干道每周冲洗不少于3次,路面显见本色。对环卫作业车辆实行GPS监控。按照《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标准》(CJJ205-2013),各区逐步将原人力垃圾收集车更换为电动车,对社区管理公厕收归区级统一管理;加强城市“家具”设计,全面提升改造不符合要求及破旧果皮箱、垃圾围(屋),融入道路整体景观。

破路申请必须提前报备

供电、自来水、燃气、通信等部门需要占用、挖掘道路的,应在每年12月向市、区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送次年度占用计划。因地下管线发生故障等紧急情况需要占用、挖掘的,可以先行实施,同时通知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24小时内按规定补办批准手续。严格执行道路井盖国家标准,落实标注“业主单位名称和联系电话”工作。

“见缝插绿、片林片花”

落实“见缝插绿、片林片花”要求,实施公园、道路、重要节点、小区、单位园林绿化“五个提升”工程,融入海丝文化元素,注重绿化微设计,逐步提高绿化项目的建设养护标准及单项工程造价,实行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打造优美城市景观。

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和东海、城东、北峰三大片区指挥部每年第三季度提出下一年度辖区内拟建园林绿化项目计划,报送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统一编制年度绿化项目建设方案。积极推动公园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开展星级公园评定及复核工作,加强对市区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改造提级,推进公园拆墙透绿工作,营造视线通畅的“城市客厅”。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严格落实水质监测和水质信息公布制度,每日公布1次各水厂取水口9项指标,每月公布1次各水厂出厂水42项常规指标,每年公布1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全部水质指标。

全面完成污水管网普查,逐步推行中水回用。组织排水防涝规划修编工作,落实玉兰渠、霞美排洪渠、西华洋、乌屿等项目建设业主,推进完善各个片区内的滞洪排涝系统工程,试点海绵城市建设,防涝标准提高至30年一遇,其中东海片区试点提高至50年一遇。

严禁占用各类专用道路

建立管疏结合、节点守点、错时巡查、动态监管等制度,实行街道为主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主干道、次干道、背街小巷实施分类管理。严禁占用人行道、自行车慢行道等专用道路,严查占道经营现象。各区根据辖区实际,在部分次干道、背街小巷设置社区便民服务点并向社会公示,统一划线定位、统一经营时间、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范围、统一垃圾回收,实行部门管理和摊点自治相结合的办法,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推进公共自行车二期

坚持城市公交优先战略,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加快“二站三场”建设,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合理调整公交线路及站点,扩大公交覆盖面。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二期工程覆盖鲤城江南新区,洛江万安、双阳片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加强慢行道系统改造,倡导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沿街新增广告统一设置

组织修订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确定主次干道大型户外广告具体位置,规定一定比例公益广告空间设施,对沿街两侧店招统一定位、统一样式、统一材质,对现有广告提出保留、整改、拆除等意见并分期分批实施;沿街新建项目应明确广告定位,今后新增广告一律按要求设置。深入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日常巡查,组织清理未经审批、未按审批方案和不规范设置的户外广告,落实“一店一招”规定。市区路名牌全部改作公益广告。

施工噪声加大处罚力度

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定期组织联合执法集中行动,重点加强节假日、中高考等时间和学校、居住小区、办公集中区的管理,及时查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行为。 建立在建项目资料目录,对建设业主、施工企业和运输单位实施行政指导,加大施工噪声污染的处罚力度。

“数字城管”有奖举报

信息采集由市级统一负责,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年采集经费500万元由市财政承担(2016年经费按实际发生额增补)。建立重点成员单位进驻和事部件权属争议裁决制度,及时协调案件派遣处置,落实管理责任归属。推动将相关部门视频接入“数字城管”平台,实现视频资源共享。实行有奖举报,发动群众参与,通过信息采集、微信“随手拍”、12319热线、部门自查等途径,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切实解决处理、反馈、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

[责任编辑: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