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保护传承和创新要学习泉州经验
泉州晚报10月14日讯(记者 谢曦 陈淑华 朱彩云)12日—13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厅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戏曲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法国、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家以及海峡两岸的20多位戏曲名家聚首“戏窝子”泉州,围绕中国戏曲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国际化推广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分享真知灼见。
王文章 (朱彩云 摄)
泉州经验示范案例值得研究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
此次我们在泉州这个戏剧之乡,和海内外很多著名的理论家、剧作家共同研讨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的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泉州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具有经验示范的案例,这些案例值得我们研究。
中国的戏曲在世界独树一帜,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像它那样丰富、有表现力。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服务于演员的表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今天我们讨论戏曲传承保护创新的时候,必须要强调艺术家在舞台上的重要性。演员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现在的艺术家使我们的戏曲那么光彩,我想我们的戏曲会黯淡无色,这涉及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为剧团团体提供更好的条件。泉州对戏曲剧院的重视,应该作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泉州、学习福建的经验,同时也向现在在戏曲舞台上坚持艺术创造的著名艺术家和后起之秀以及编剧、音乐、舞美致敬!
泉州最特殊的文化就是它的戏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作协书记处书记廖奔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有自己丰厚的文化遗迹。今天我们看到,泉州最特殊的文化就是它的戏曲。大家很熟悉的梨园戏是非常古老的戏曲,有一大批宋元南戏的剧目,在其他戏剧里找不到。这么兴盛的泉州古南戏和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有没有什么联系?我想联系是必然的。它肯定刺激了泉州戏曲的发展,泉州又有高甲戏、南音,还有古老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这是世界一绝,有七百多出剧目,而且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全国所有剧种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唱腔,有三百多个曲牌。
我们说福建是“戏窝子”,泉州是真正的“戏窝子”。今天泉州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传统底蕴正在被发掘出来,历史和现实在这里辉映。泉州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祝愿泉州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抢占发展先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都市建设齐头并进。
谈保护传承 保护生态 要知土懂洋、过海过江
传统的戏曲形式应该是两条前进的方向,第一个是根据艺术家的理想大步创新,第二个是充分尊重、敢于坚守戏曲文化古典规律,以不同求生存,以独特求价值,努力追求以当代人的文化情怀营造不同于当代艺术其他形式的特有品种。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
对福建的戏曲生态发展,我建议:一是既要向上看,又要向下看。二是既要过“海”,也要过“江”。闽台两地有着同样的文化区域理念,要加强交流,互相推进。过“江”,就是要在与中国其他戏曲的交流中发现特色、延续特色,甚至拓展我们的特色。三是既要知土,也要懂洋,然后总结出自己剧种的特质。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
一个剧种从编剧到演员,要有更多人继承这一番事业,而不是一到两个领军人物,随着领军人物的慢慢退隐,一个剧种可能会面临灾难性的危机。从目前的演员和作家后继乏人的状态来看,我们要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才能让中国次生态的集群得到更好的发展、繁荣。
——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戏文系主任、文学博士谢柏梁
传统戏曲剧种繁多,根植于民间,内容丰富。在它们曾经辉煌的阶段,从上到下,从宫廷戏到民间戏,不同层次都在看戏,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种文化的教化作用。相对于创新和发展,保护是一种后手。中国的传统戏曲非常丰富,生存状态也不相同。我们应该分门别类,一个剧种一个剧种加以分析、制订措施来保护。
——《剧本》杂志主编范小宁
对戏曲从业者来说,只有深刻地认识戏曲本体,才能紧紧把握它的DNA,使它在传承发展中不会变异。在戏曲创作上,这几年形成了一种诗性的思维,我很赞同。诗性思维是一个情感性思维。文本创作无论是选择题材、编制情节、安排高潮都要紧紧地把握诗性这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