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10月8日讯(记者 殷斯麒)省第十次党代会将于11月在福州召开。当前,福建省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热潮涌动,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喜人态势。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全力推进“五个泉州”建设,在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中再立潮头。今日起推出专栏,展示我市以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迎接省党代会召开的生动实践。
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泉州又迎来五湖四海的众多游客。得益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宝库”,独特的泉州人文、泉州色彩、泉州符号转化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让泉州旅游的“吸睛”、“吸金”能力一年胜过一年。
过去五年,以“海峡西岸文化旅游中心”为战略目标,我市旅游业进行了系统整合规划,大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特别是随着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等品牌效应的凸显,人文风情频频亮相央视,“海丝泉州”旅游品牌渐入人心,来泉探寻海丝之旅、品味古城文化的游客逐渐增多。过去五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9295.14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达15.97%,实现旅游总收入2258亿元,各项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17.89亿元,比2010年252.6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幅达19.59%,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05%,国民经济产业支柱地位初步显现。
旅游产品不断创新,产业业态逐步升级。近年来,我市突出“清新福建 海丝泉州”主题内涵,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融合发展,创新打造“海丝”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专题旅游产品,培育古城客栈、乡村民宿、文创旅游、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推出以农特产品、地方名点、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创意商品以及优势产业产品为核心的“泉州伴手礼”,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以“海丝”为拳头,立体化营销体系初步形成。泉州市与西安市共同组织开展“海丝起点对话陆丝起点”活动,成功举办“千年海丝路 魅力泉州行”、“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推介活动。
旅游业进入快车道,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完善。目前,“一环两纵三横六联”的高速公路骨架和“一横三纵”铁路网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各类飞行保障和服务设施配套齐全。2015年完成73座旅游厕所的新建和改扩建,新增300多块主要景区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牌。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晋江市实现A级景区免费WIFI信号全覆盖,德化县建设福建省智慧旅游试点县。
目前,全市A级景区达34家,其中5A级1家、4A级11家、3A级22家。国家级特色景观名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