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出炉

泉州晚报

未来五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泉州网9月3日讯(记者 郭晓冰)昨日,《泉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指出,未来五年,泉州市将通过构建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法治农在内的九大重点工作,实现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民收入等五大目标,推进泉州市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

《规划》指出,泉州“十三五”期间,建成100亩以上粮食生产基地100个以上。同时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努力扩大优质、专用、适销对路品种比重,促进农产品品种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未来五年泉州市将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在农产品主产区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并加大农业物联网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规划》同时强调要推动休闲农业提升建设,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十三五”期间,每个县(市、区)重点开发1~2条精品休闲农业(旅游)体验路线。

《规划》指出要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资合作,建设泉州市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云平台,到2020年,力争实现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信息化基础建设全覆盖,推进专属定制的网上交易。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建立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并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规划》指出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方案”,在数量与质量并重上发展专业合作社,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农民合作达到5000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继续实施我市农业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发展“订单农业、契约农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至2020年,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5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家, 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00万元以上农民合作社1000家,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00万元以上家庭农场100个。

建设农产品品牌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未来五年泉州要探索推行“确定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并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行有管理制度、有管理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包装标记,开展质量追溯的“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力争到2020年,全市七大产业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有较大提高,累计认证农业“三品一标”达710个以上,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福建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福建名牌农产品等品牌累计100个以上。

同时,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备案、“检打联动”、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制度,为农产品安全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