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哈尔滨市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太阳岛开幕。
出生于东北、求学于东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在论坛上为东北振兴献策建言,他希望东北要善于利用新技术,让东北农民再种出一个“大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作主旨演讲。
以下是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4期)岳国君在论坛上所作主旨演讲全文:
第一点思考是跟思念观念有关。
人类社会走到现在,经历了六次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四次产业革命,第四次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革命跟中国没什么关系,我们基本上是被动应对。
这几次革命也诞生了不同的文明。目前应该处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交换阶段,也就是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我这里想说的一个观念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如何应对。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提到过:下一个世纪的人民应该是知识世界创造的文明。这个区别于我们现在的文明,我们现在的文明是资本驱动的更多。谈东北经济的振兴,经常我们会谈到一个词:转型。转型是实时都在发生的,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在座的企业家来说,可能要更多地去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和市场。
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
第二点思考是,我们东北经济的长和短,到底是什么。
我出生在东北,求学也在东北,我一直工作在东北,但是这几年在央企,跟外面的企业学界也接触很多,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东北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联系得相对少一些。这里面的新经济如果抛开“互联网+”,服务业,我觉得最主要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前我们做一个菌种需要一年的时间,现在一周的时间就可以。但是你看现在影响中国经济的,或者影响行业的生物企业,辽宁我不是很了解,黑、吉两个省我多少接触一些,在这个行业里面,东北缺少有影响力的,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我再举一个例子,杭州有一个生物技术产业园,在2014到2015年高峰期的时候,平均每个星期有一个团队从国外回来,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到这个产业园来创业,我们能不能营造这样的环境,大力地引进人才去发展这个。其实现在深圳也是这样做,真正的创业企业都是叫做“四不像”,不像研发企业,不像大学,不像研究所,也不像事业单位。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思考。
第三个思考稍稍具体一点,大庆在整个发展的历史当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最近习总书记再次就弘扬石油精神,作了批示。但是大家也知道,大庆油田的采油的质量和产量都在逐年下降,那么黑、吉两个省有大量的丰富的生物资源,有非常多的陈化粮,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目标,让土地上再长出一个大庆,让农民再种出一个大庆。转化东北丰富的陈化粮,包括农业的废弃物,这样一举多得,兼顾环境、能源和农产品,为农产品找到一个出路,真正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农头工尾的目标。
我们做这个还能跟京津冀的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在这边做,市场在那边。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成本是可控的,这应该可以是一个出路。
在食品领域里,现在黑龙江省的食品产业合起来也是比较大了,但这个领域缺少引领型的企业,领军型的企业。我们有绿色的原料,人均GDP2000到10000美元的时候,正是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
有两点我想再说明一下:第一,经济发展固然要均衡发展,但是我认为相对聚焦主业,建立核心竞争力优势,这是企业应该做的。我们政府的扶持也一样。
第二个就是资源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如何结合。我经常会听到政府招商的时候说,我们有什么,但是市场并不看你有什么,市场是说需求什么,我们有什么和市场需求什么,表面看是一字之差,但还是区别很大的。
如何去推进,我想了几点:第一个就是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唯有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中央现在也公布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00多个大项目,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机制和体制上做出根本的创新,即使这些项目上去了,也无法确保项目实施后的产品核心竞争能力。第二个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打破条条框框,重点去扶持企业。企业是创造价值的第一核心,德鲁克在他的论述里面说,企业一定是放在最前面的。第三个,可以学习南方,比如像深圳,还得大力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最近南方的几个省,都在出台引进人才的制度。
总之,如果我们真的深刻理解习总书记说的五大发展理念,真正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就能增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