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企学习对外投资经验 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图)

泉州晚报

越南、缅甸市场上中国制造的鞋服销售情况如何?当地政府在土地使用、矿产开发上有什么限制政策?泉州企业想到当地投资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日前,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泉州市APEC商务协会共同牵头发起的“泉企对外投资”专题论坛吸引了泉州商界的各路精英,其中不乏传统制造业及物流、金融、农业、电商领域的创业者。“虽然此前尚没有对外投资经验,但还是很希望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泉州闽运兴物流负责人李德苗说。

泉企学习对外投资经验 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图)

“泉州制造”的能力有目共睹,“智造升级”的探索也从未止步。

既能消化过剩产能 又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向外投资与发展,不但可以有效消化过剩产能,更可以避免国内同质化竞争。“有能力的企业向外扩张的同时,也为同行在国内留下了空间。”当天到场的业界人士说,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就有向外发展的贸易基因。目前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也都敞开大门,欢迎全球的投资者帮助他们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近年来泉州不少企业都已经有实际对外投资建厂甚至引入外籍员工的发展行为。这名人士称,在此过程中提前的学习与了解十分重要,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跨出去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谨慎相当重要。”他说。

“像耐克等国际品牌的产品如今也大多来源于越南等工厂。”业界人士提及,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泉企更应该踩准“一带一路”政策,进一步创造转型升级的机会。顺美集团的相关负责人提及,此次里约奥运会上陶瓷制品吉祥物就是出自他们企业。 “因为处于生产的最底层,利润并不高,这也是我们积极寻求对外投资的原因。”该负责人说,泉州陶瓷、鞋服、石材等产业都拥有很强的加工制造能力,但目前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受到冲击,与其被替代倒不如积极走出去。企业毕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方能维持良性发展。在这一层面上,业界十分认可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的良性引导。一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转移出去后,也为更合理的生产结构重组留出了空间,同时也可以创造、寻找更多升级机会。

合作可避免水土不服 还能降低风险收获助力

“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越南最大的纺织企业来自中国,系中国的天虹纺织集团。”东南亚外贸行家沈郁峰长期担任海外营运主管职务,与在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有深入的接触。他提及,随着关税的降低,中国企业粗放型产能无可避免要向外转移,从成本投入上分析,东南亚国家将是首选,“上述国家对鞋服、建材等产品的消费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跨国投资的最大风险莫过于对当地政策的不了解。据此,沈郁峰有两点建议,首先建议泉企以并购或参股的方式与当地企业进行密切合作,“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土不服’。”他举例,越南当地对于纺织印染的排放要求趋严,当下若想在当地建厂肯定要争取入驻已有的工业园区,可是当地园区空闲的空间并不多,与当地原有的入驻企业合作无疑是最节能减排的方式。另外,通过与当地经销商或者企业的合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嫁资金风险,“还能更加容易地获取当地银行的贷款支持,避免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他说。第二个建议是希望企业主要亲自走出国门,到想投资的国家走一走,如此才能更直接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痛点。

“除了东南亚国家之外,日本无疑也是不可忽视的投资区域。”西村朝日律师事务所(东京)外国法合伙人张翠萍说,近年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家排名上来看,日本排在最后,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日本有不少二、三线优质品牌资源,这些品牌在当地市场的销售没有多少上涨的空间,可是对于中国市场却是物美价廉的好选择,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可以很好地弥补日本本土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精准地寻求同优质二、三线品牌的合作是相当有发展前景的。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