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成为时代的主流,而邮递通讯,则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曾为我们送上新春的第一封贺信、为失散多年的亲人恢复联系、为考生送上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就是邮递员。他们的人生,同样书写着不平凡。
1959年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身影就在厦门市区的大街小巷中穿梭。这个穿着墨绿色工作服的身影,右肩挎着大大的绿色帆布包,左肩上则扛着一大卷报纸资料。经过一户人家门口,他停下来,熟练地从包里抽出报纸和信件,扫一眼确认地址,塞进邮箱里。很快,他又匆匆地赶往下一家。
邮递员的工作,黄建发一干就是45年。他每天早起晚归,饱受风吹日晒。到退休的时候,厦门老市区的古道暗巷没有一条是他不知道的,这个“活地图”也是见证厦门通讯事业发展的“活化石”。
最会爬楼梯的邮差
尽管已经超过70岁高龄,但是黄建发现在仍然能一口气爬四楼,而这样的功夫,黄建发归功于年轻时的爬楼梯“锻炼”。1959年,黄建发进入厦门市邮电局,负责厦门老市区的投递工作,专门为中山路、大中路、镇邦路等市中心地区的市民派送信件。
由于市中心多是商业区,建筑楼层很高,所以每天黄建发都要爬许多级楼梯给客户送物品。虽然户数并不多,但他每天要送的量却不少,当时也没有自行车,因此他常常要扛着二三十斤的东西徒步派送,等到了楼下,他又要扛着重物一股脑儿爬上好几楼。“所以以前同事都称我为最会爬楼梯的邮递员。”黄建发笑着说。
每天早上6点,黄建发就到邮局开始准备送报纸信件,晚上他常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休息。有天夜里,他突然醒过来,发现床边的时钟停摆了,窗外的月亮照得天空特别亮,门外还不时地传来一阵阵脚步声。黄建发以为要迟到了,一骨碌翻身爬起来就往邮电局跑。路过中山路那边的大时钟一看,才凌晨一点多钟。此时,报纸还没印呢。
工作的时候,黄建发最怕碰上下雨天。每次下雨天,为了保护信件和报纸,他不得不撑上一把类似于“天仙配”中董永用的加厚的桐油伞。原本要背的东西就重,下雨天还要再加上一把伞,经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我都被压矮了。”黄建发调侃道。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忙着团聚,等着新春贺信,但投递员们还要继续工作,连正月初一都不能休息。正月里,黄建发每天早上6点多天还没亮就开始到邮局整理信件,送到下午4点多才能结束回家。他每天都要送200-300封贺卡和祝福信,把新年的祝福带给市民。
邮差界的“福尔摩斯”
后来,黄建发开始负责质检工作。遇到有疑问的退回信件,他都要反复检查把关,确认是否真的找不到地址。他总是尽可能地帮助写错地址的信“回家”。
在年轻邮递员的眼中,黄建发被视为“活地图”。他在每一次派送邮件后,总会用心记住这些地址,久而久之,他就对厦门的地址了然于胸。看到写错地址的信件,他往往能准确地猜出真正的地址所在。
有一回,邮局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的收件地址是厦门408路。可厦门并没有这条路啊,于是信件就被退回到黄建发手中。他发现408路和思明北路的发音有点像,于是他让投递员到思明北路试试,没想到真的找到了收信人。
通过寻找蛛丝马迹,推测出正确的地址。像这样被黄建发救活的“死信”很多,其中还包括不少录取通知书。当时没有电话和网络,有没有被学校录取就靠着一纸通知书来确认。每年高考结束后派送录取通知书,总有许多因为地址写错而被退回的。
一次,黄建发收到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退件,由于地址错误找不到“主人”。他想,要是直接签字退回,很可能就会耽误了这个人的一生。“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这个人!”于是,他赶紧打电话去高考招生办核对信息,确认住址的大致方位。接着又联系了居委会,终于找到了那个学生。
后来,那个学生当了厦门一所中学的老师。有一次在街上遇到黄建发,他激动地握着黄建发的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不会继续上学,人生也可能改变了。”
海峡两岸通信的“桥梁”
上世纪80年代初,两岸交流逐渐从“无”到“有”。不过由于隔绝了几十年,许多老一辈的人都去世了,很多家庭也都经历了搬迁,很多台湾的寻亲信件很难送到大陆亲人手中。黄建发当起了“救生员”,凭借他的执着和努力,不仅把首批通过香港红十字会公开寄来的5封信成功地送到收件人手中,还神奇地“救活”了近300封“死信”,让许多几十年失联的亲人,寻找到了亲人。
1988年7月,邮局收到了一封寄给李先生(化名)的寻亲信,信上的地址是思明东路中国照相馆。根据黄建发的记忆,思明东路并没有照相馆,于是他找居委会询问,但居委会里的人都表示不知道。他又辗转到很多照相馆去问,但都没有消息。后来黄建发想到,大同路有一个照相馆的师傅,一问,果然有线索。后来李先生收到了信。李先生原来是台湾人,1949年之前台湾出现瘟疫,他来到厦门,之后他在中国照相馆当学徒,多次给在台湾的哥哥寄信,但被告知哥哥已经搬走了,找不到人了。
再次收到哥哥的音信,李先生已经年近花甲。
正是因为黄建发的卓越贡献,他在1989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