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与“软”上确保政策实质性落地——宝钢、马钢、武钢去产能调查之三
新华社上海8月4日电 去产能势在必行,然而实际进展却曲折反复。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去产能的量达到1300多万吨,仅占年度目标4500万吨的30%左右。
记者在宝钢、马钢和武钢采访了解到,只有该“硬”的政策硬起来,该“软”的政策沉下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才能实质性地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
边去产能边创新高,两大执行问题阻碍政策落地
今年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6947万吨,折合日均产量231.5万吨,超过4月份231.4万吨的历史峰值——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去产能,一边是钢铁产量创新高,显示执行层面尚有症结待解。
是什么导致钢铁去产能没有达到预期?“今年三四月份钢材价格反弹后,钢铁产量一下子上去了。一些‘死了半截’的钢厂由于外部资金注入又宣告复活。”马钢集团董事长高海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今年二季度钢铁行情好转后,华中地区不少小钢铁厂纷纷复产,导致地条钢产品在市面上大量出现。“这些四处打游击的小钢厂,大多根据产量发工资,人工成本低,生产负担小。若不能彻底淘汰,钢铁去产能就很难落实。”一位钢铁业内人士说。
除了价格反弹导致钢厂复产外,各省上报的去产能目标与实际落地情况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公开数据显示,河北省今年计划压减炼钢产能1422万吨,江苏省今年计划压减粗钢产能390万吨,山东省计划“十三五”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折合每年300万吨。仅这三个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的量加起来,今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就几乎完成了一半。
不过,实际情况没有这么乐观。“地方上报的目标可能与争取专项支持资金有关,是否具体落实还要看配套措施的出台情况。”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年中召开的钢煤去产能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地方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年底要盘点交账。没有完成的将被严肃追责。
环保、质量、安全、能源法规,该硬的一定要硬起来
根据部署,今年下半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实施力度,从目标任务的分解转到实质性推进钢铁去产能。其中,包括环保法在内的法律法规将成为钢铁产能退出与否的“硬杠杠”。
今年7月下旬,环保部通报开展钢铁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话音刚落,江苏等地就有不少中小钢厂陆续宣布停产。“这次环保风暴不是简单吹过,初步估计近期江苏省的建筑钢材日产量将下降15%左右。”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说。
“钢铁去产能,首先要做到依法依规。我国现在的钢铁产能里还有相当数量是环保不达标的。对照环保法,不达标的企业应该依法坚决退出。”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表示。
统计显示,新环保法实施后,截至2015年底,国内仍有20%左右的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环保投入方面,达标企业每吨钢铁的成本比未达标企业高出100元左右。如果补上这块成本,很多钢厂会被市场自动淘汰。
除了环保法,钢铁去产能面临的法律法规还有节约能源法、产品质量法和安全生产法等等。李新创认为,未来应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围绕环保、质量、安全、能源等,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涉嫌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并依法处罚。”
做好职工安置、剥离办社会职能,该软的托底政策要沉下去
化解过剩产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
职工安置是钢铁去产能摆在第一位的问题。今年年初,人社部提出,将通过“四个一批”解决去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包括内部安置、转岗就业和内部退养等。
不过,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家钢厂情况迥异,托底政策还需“一企一策”、“柔性操作”。比如马钢,由于非钢产业体量不大,加上所在的马鞍山市就业容量有限,大量富余人员难以通过转岗方式安置。另外,由于历史原因,马钢还背负着沉重的企业办社会职能,仅幼儿园就有13个,离退休职工四五万人。
在采访中,一家钢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保障内退职工基本生活和社保,一年成本需要6万元,其中五险一金支出近一半,职工到手约3万元。对于去产能企业,建议政府出台五险一金降低缴费比例或缓缴等扶持政策。
马钢方面认为,除国家规定的内部退养和解除劳动关系外,对企业采取居家休养、编外管理等政策安置的富余人员,也应纳入政府的奖补范围。同时,地方政府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对难以分流的职工进行托底安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马鞍山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与马钢多次对接,研究推进马钢幼教中心、离退休中心等剥离移交工作,其中幼教中心涉及职工200多人,离退休职工约4.1万人,拟移交给属地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
“我们会强力推进‘钢城一体、融合发展’,把马钢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把马钢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这位负责人强调。(执笔记者:何欣荣、储兴华;参与记者:李荣、张紫赟、李劲峰、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