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柳城下都村和三堡村交界处有座元代石桥(图)

南安商报

通郭桥至今仍保存完好。

­说起南安的古桥,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五里桥。其实,有很多古代的桥梁和古建筑散落在一些村落里。近日,家住柳城街道下都村的吴先生拨打本报热线0595-26531010反映,在下都村和三堡村交界处,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石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对两个村庄的交流起着作用。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桥下溪流叮咚,桥上人来车往。桥的侧面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通郭桥”。

­据当地村民介绍,此桥又名三舍桥,属石板梁桥,五墩六孔。桥长45.5米,宽2.7米,桥面由四五条大石板直铺而成,石板最长6.8米,最宽0.6米,最厚0.5米。榕桥四面石山环抱,当地村民除农耕之外,亦有凿石为业。因此,通郭桥的石料就采自于榕桥山,工匠也是本地人。

­“每天都要从这座桥经过,久而久之,我们都对它产生了感情,以前两个村的交流全靠这座桥,它对于我们老一辈意义非凡,现在这座桥还是原来的样子,挺好的。”村民吴阿婆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想拓宽桥道,方便汽车通行,但大家觉得会破坏桥的完整性,就保存了下来。她曾听老一辈说,这座桥是古时的官道,是泉郡通往南安、安溪的交通要道,曾经繁荣一时。

­为保护此桥,1998年,三舍桥被列为南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舍桥的传说­

记者了解到,相传榕桥境内有一条黄龙溪,历史上曾有娘子桥、大舍桥、三舍桥三座桥,分别在溪桥不同的地段。娘子桥始建最早,当时有个富翁的千金小姐,名叫“万珠”,长得貌若天仙,十六岁就有人来求婚。但富翁说,欲聘者,须以万颗金珠为礼。境内有个青年,胸怀大志,漂洋过海谋生,五年后归来,果然以万颗金珠聘其女为妻,并在黄龙溪上造桥一座,好让万珠小姐往返此地不再涉水。其桥称为“娘子桥”。地以桥名,今仍称娘子桥街。

­到了元代,榕桥又出了个富翁,生个了聪明的儿子热心公益,颇有见识,愿意拿出一部分家资做件“流芳百世”的事业。他想起了往昔那个造娘子桥的先辈,无非是为了娇妻往来方便。他面对着村民过溪蹚水之苦,晴天尚能搭渡,逢到下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村民来往艰难,只能望水兴叹。于是慷慨解囊,分别在墩顶上下方建了两座石桥,标名大舍桥、三舍桥。大舍桥几度重修,与娘子桥一样,今已不复存在,唯三舍桥保存尚好。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