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西村一景。
10日,晋江市最美乡村首批“智囊团”浙江“取经之旅”正式收官。近两日,晋江市各级美丽乡村建设的“操盘者”们奔走于浙江大地,先后到乐清市东街村和溪西村、丽水市青田县学到一手“独门好料”,为晋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烹”出美味找秘诀。
“以工带农”溪西村:村企互“抬轿”小村成“美娇娘”
走进背靠青山的溪西村,文化长廊、灯光篮球场、健身园、生态文化休闲公园、小学、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在这个是乡却似城的小村落里穿行,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乡村的文化风情,但一应俱全、落地皆景的配套项目又有着一座城镇该有的一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目前,有32家知名企业入驻的溪西工业园区,占虹桥镇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外来务工人员1万多人。溪西村走的是一条“因地制宜,村企携手,共建和谐新溪西”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自1997年起,在国家明令禁止占用耕地建设工业园区的大背景下,乐清市决定利用非耕地建设工业区,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溪西村两委强烈意识到,溪西地理位置差,经济落后,只有大力引进工业园区才能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和活力。随后,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说服村民将工业园区选址地范围内的老祖坟在两个上午时间内全部迁出,其间实现“零纠纷”“零上访”,最终促成了工业园区落户溪西这桩“婚事”。
据了解,溪西村利用一期工业园区非耕地补偿款300多万元,把溪西至虹桥的溪虹路由8米扩宽至16米,改善通村道路。而后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利用二期工业园区征地费建设10栋标准厂房近3万平方米,如今每年租金可达600多万元。
村企共建,是溪西村发展的一大特色。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溪西村加大旧村改造的力度和步伐,反哺村庄建设。旧村改造以来,村内道路进行拓宽改造;铺设供水管道,解决村民用水高峰的紧张状况,扩建水厂增加藏水量;铺设排污主管道,建立生态深层污水处理系统,减轻河水源头污染;争取到电信和电力部门的支持,进行全村通信网地下预埋及第二次电力网改装。
“虽然我们和溪西村的模式不太一样,但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接下来可以融合进紫帽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与紫星村等村庄合作,向农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紫帽镇紫湖村村委会主任黄诗剑介绍,2007年,由村里出土地、企业出资金,共同建设村级集体经济。模式是通过村企合作进行旧村改造,企业出钱给村民建新住宅,村里则给企业一定土地作为交换,实现了危房变住宅的转变,企业得到村里部分土地开发权。
“人人皆股东”东街村:
集体“蛋糕”量化到人
吃多吃少看“股份”
2011年11月,温州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与试验项目,成为全国18个试验区之一。几年来,温州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题,以“确权、赋权、活权”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加快“产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和产权价值实现体系的建设。
在虹桥镇东街村,把财产权利,尤其是集体经济产权交到农民手中并非易事,因为“谁有份”“怎么分”“分了之后如何交易”等问题,无论从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或是相关政策中都找不到模板和依据,改革在“摸着石头”中探索、完善。
东街村采取的做法是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加强在册农业户口村民的合法权利保护。通过集体资产量化到人(户),让每个村民都明白自己手中掌握的资产分量,逐渐从传统福利分配向实行按股分红转变。
目前,东街村集体拥有虹桥镇商贸城、地下商场、东街菜市场、商业店铺等固定资产,并实现100%资产量化,村民不再用股权兑换现金,而是所有人均入股。村民作为“股东”,到了年底便按照相应股份拿分红。据介绍,东街村的“股东们”人均年分红可达5000元。
反观晋江,近年来晋江坚持市镇村联动,稳妥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出台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并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晋江目前已选取部分村(社区)试点,推进效果好的话能很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晋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许建林表示,该项改革既是为了解决农村集体产权不明晰、集体经济缺乏有效实现形式等突出矛盾,也是晋江现代农村建设的一次大胆变革。
屿头社区是晋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社区,从1997年开始走发展集体经济道路,是目前西园街道唯一实行土地股份制的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要求产权改革,看了东街村的股改,对于谁有份、怎么分、用什么形式来分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等有了很多启发,对接下来的改革更有思路了。”屿头社区党支部书记洪金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