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村民田间挖出船锚 牵出泉港海丝港市遗址

东南网

泉港后龙镇土坑村,这里曾是著名的海港集市,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热闹繁华的湄洲湾南岸土坑澳。上世纪70年代,村民在古码头附近挖到了一块船锚。

田里怎么会出现锚呢?当时,就有村民认为,这里曾经应该有个港口。后经专家学者考察,发现土坑村古码头至大码头原来藏着一处港市遗址。

土坑海丝港市遗址的发现,受到国内海丝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成为泉州市重要的海丝史迹遗存。

土坑村港市码头遗址——外港

土坑村港市码头遗址——外港

村民挖水池发现一块船锚

“40多年前,我和村里其他人,在小码头做工挖地时,挖到的那块锚。”80岁的刘老先生回忆,当时,他们正在田地里挖水池,准备用来蓄水灌田,挖到深处时,锄头突然“嘭”一声,受到阻碍,他才发现土里有块被裹满泥土的东西。刘老先生用手拨掉淤泥,一眼认出是锚的模样。

如今的小码头,因为历史的变迁和地形的变化,已被回填为田地,两侧盖起房屋,完全看不出码头的样子。“你们看,这周围一片以前都是水,经商的人用小船将货物运到码头位置,岸上在当时则是个繁华的市场。”土坑村副主任刘永才指着小码头四周的房屋及其他建筑,详细描述道。

刘永才之所以对小码头有这样的推断,是因为他们邀请考古专家进行考察过,再结合史料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结论。考古专家在现场走访实地测量后发现,该位置地形弧度确实形似港口,经估计,该港口历史可追溯至宋时。

这个小码头一直通往沿海大通道的大码头,全长约有800米长,刘永才带海都记者沿着港市遗址一路走向大码头时看到,在后坩溪位置,突然不见有田地,而是进入一条宽敞的内沟河,沿着内沟河再往前走就看到大码口。大码头位于村里的集贸市场,紧靠沿海大通道,河面上停放十多艘大小渔船,泊岸发黑的礁石是最原始留下的。

刘永才说,小码头是何时停止运货经商,他并未了解到。至于大码头是何时失去大型货船商业贸易的功能,在他记忆里,应是几年前,沿海大通道建设后,港口变小,货船才无法进入。

史料记载商业贸易发达

“土坑形成一条与大海连接的内沟河,先民就是依托肖厝港天然港口优势和峰尾半岛天然避风港湾特点,大力发展了海洋经济贸易。”刘永才向海都记者复原古时港市遗址的情景。

后龙镇刘副书记介绍,古时,先民以经商为主,前往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用大型货船运输商品进行贸易,大船到了大码头,再将船上的货物卸下,由一艘艘小船通过内沟河运到小码头的集贸市场,当时,该集贸市场是方圆百里最热闹的地带,许多人都赶来这里做买卖。

根据史料记载,清代中期,土坑商业繁荣,土坑历史上出现两个重要性人物。一个是刘端弘,另一个是刘端瑜,两人都是乾隆时期的一方巨贾。父子建造18艘桅帆船,于每年的春夏交际时节,随着亚热带东南季风,从泉州港分港口出发,扬帆北上,近达江浙、辽东一带,远至朝鲜半岛和琉球半岛,与当时的高丽国(朝鲜、韩国)、琉球海上经济贸易,夏秋交际时节,下南洋与当时吕宋国(今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贸易,同时开辟了与中东商贸往来的海上航线,奠定了泉港至今还在延续着海丝国际的贸易关系。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