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学术界的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在凤凰财经早餐会上
2016年6月13日,凤凰财经在陆家嘴论坛期间举办凤凰早餐会,邀请业界学者、官员、企业家共同探讨《重新审视中国股市功能定位》。
来自学术界的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在现场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并在会后关于股灾的成因、市场的监管与信心恢复等问题接受了凤凰财经记者的专访。
三个问题叠加造成股市踩踏现象
距离2015年6月12日A股上证综指见顶5178点,已过一年的时间。一年间,大盘经过三次大起大落,人气殆尽。关于股灾的行成原因,丁远讲了三个方面。
”一开始大家对这个市场还是过于乐观的,过于乐观加上杠杆就造成股市上涨的特别快。”丁远回忆道,“后来,大家对这件事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杠杆的平仓、私募基金止损的平仓线加剧股市下跌。”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跌停板制度导致市场交易量有限,更造成了股民恐慌出逃。”丁远继续说,“所以这个事情本身有市场基本面预期的影响,也有政策面对这个问题推波助澜造成后面的波动,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性的杠杆的股票的操作(如平仓线),这三个问题的叠加造成的去年的踩踏现象。”
监管层被自己的监管态度给绑架了
我国A股市场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散户市场,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羊群效应特征明显。对于这种市场结构,丁远认为,散户市场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散户市场本身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因为我们监管层很多政策的不稳定和很多政策实施的强度、力度非常大,造成大家对政策的预期很高。对这块大家都希望有一些猜疑,所以炒作当中很多都是以这个为核心。”丁远解释道,“最后变成了监管层被自己的监管态度给绑架了。”
丁远表示:“从小散户来说,他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资金量很小,他在信息端的本来就是弱势人群。从行为金融学上来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种过度乐观,所以造成了总体上都是亏钱的。大家总认为在下一波的时候会不一样,这样就一次一次的买教训。但这也跟中国没有一些长期稳定的比较好的投资渠道有关,这造成大众都赶到这条独木桥上来,所以合理的还是要去做投资渠道的梳导。但是该亏的钱散户还是要亏,如果散户亏钱的原因很多是因为政策性波动的影响,散户就很容易来找监管部门的责任,那监管部门又被自己前面作出的决定绑架,后面继续作出更多的决定,现在就变成一个怪圈绕进去了。“
打强行针、政策喊话是不可取、不持续的事情
缺乏信心是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的这次股灾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信心的恢复需要多长时间,丁远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对于信心的恢复的类型,丁远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靠企业的业绩来支撑:“这个可能需要的时间长一点,但这个持续性更好一些。最简单的反应就是这个企业真的开始盈利了,如果股价不变的话,市盈率就会越来越低,大家一算,这个企业分的红不错,持有这个企业股票的话比银行存款的回报还要高,于是人家就开始买。这就是正常的价值投资的信心的恢复。这个企业的利润在,它信心的恢复就是可以持续的。”
“还有一种恢复就是打强行针,政策在那喊话,或者让国家队更多的钱入市。”丁远说,“这种东西又是一种短期的波段性的操纵,而不是真正的所谓的信心的恢复。因为我们买的是投资品、是企业,核心的是买的这个企业的现金流。这个企业有没有现金流,这个企业的估值合不合适,这个是基本面投资。但是我们现在猜的更多的是政府什么时候再救一把,政府什么时候有更强的政策把这些钱强制的输入市场来增强企业的信心。第二种情况,历史上已经证明这是不可取、不持续的事情。”
政策市的终结条件就是你甘心对付但是对付不出来
面对记者对于政策市的终结的基本条件的提问,丁远直言:“终结条件就是你甘心对付但是对付不出来,那么就真的是一个大动弹市,现在肯定没有到这个程度。问题是真正的要改革,就要从现在还有余粮,还有腾挪空间的时候就去做。如果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刚性兑付的状态,那你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就像水本来自然地流,但你现在造个大坝,这个大坝越造越厚,大家都累了,那这个风险就越来越大。”(凤凰财经记者/鲁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