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国家的专家学者泉州畅论“海丝”
—— 千百年前的“全球化” 面向未来的共赢路
昨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图为开幕式现场。
光影依稀刺桐红,似曾相识客又来。
昨日的泉州高朋满座、群贤毕至——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个曾经“潮涨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隆重举行。
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摩洛哥、新加坡、坦桑尼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国内顶级权威研究机构、高校的近30名知名文化遗产专家和学者一道,围绕海丝主题,说文化遗产保护,谈申遗工作,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启迪智慧。在他们的眼中,由中国创新发起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千百年前的“全球化”。而在时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又将开启面向未来的合作共赢之路。
一起来听听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
泉州港遗址是中国海丝文化遗产代表
人物名片: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所长 姜波
姜波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组队,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研究。他首先概括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含义:“这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航海技术开展东西方交流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的纽带。”
他在发言中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古典时代风帆贸易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包括港口、沉船与贸易品等相关遗迹遗物,尤以海港遗址为代表。中国境内的主要海港遗址就包括了泉州港,除此之外还有广州港、福州港、漳州港、宁波港、南京港、扬州港、合浦港、登州港等。
从地域上看,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以沿海的泉州、广州、宁波、南京等海港遗址为代表,包括漫长海岸线上遗留的古代港口遗迹、地文导航设施、海洋贸易设施、沉船遗址等。
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在第五次航行时,曾慕名至泉州的灵山圣墓行香,祈求庇护航行平安。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传说:郑和在泉州期间,还曾找过翻译。
谈到这里,姜波用一个例子告诉大家,翻译到底多重要——在郑和航海期间,有两位翻译非常有名,他们分别是著有《星槎胜览》的费信和著有《瀛涯胜览》的马欢。两人的著作,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