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腰顶,用臂推,“顶肚脐”、“激手尾直”激烈有趣
渔家角力赛入选市非遗项目
日前,泉州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通远王信俗等43个项目入选。惠安崇武渔民的竞技活动“顶肚脐”、“激手尾直”也名列其中。这是怎样的非物质文化活动呢?近日,记者来到崇武镇潮乐村进行探访。
双方用单手顶住船板,进行“激手尾直”比赛。
现场 两两顶腰推臂 比试谁的劲大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当天,在潮乐村,村民们欢聚在林广记大厝埕前,以传统的“激手尾直”比赛庆祝节日。只见20来名大力士身穿水关“红柴汁讨海衫”,腰系红绸带,在威武声中走进角逐场。这其中有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也有年近六旬的大叔,有兄弟对阵,也有朋友同场。他们来到场地中央,互相致意,随后两两单手顶起彩绘渔家风情的船板,紧张激烈的比赛拉开序幕。场地边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激励着参赛者的斗志。
据该项目传承人张跃阳介绍,渔家角力竞技赛有“顶腰”与“推臂”两种形式,即“顶肚脐”和“激手尾直”。比赛道具为一块长木板,形式为一比一对抗赛,可个人赛,也可团体赛。赛前双方确定进攻方和防守方,若进行“顶肚脐”,则双方曲身半蹲呈虎步姿势,双手扶住木板的一头,放置在腹部,紧紧顶住;若进行“激手尾直”,则双方单臂伸直,手掌抓牢木板的一头,用力前推。
比赛开始后,攻守双方同时发力,进攻方使劲往前推,防守方拼命顶住。如果进攻方体力不支,放弃进攻,防守方胜;倘若防守方抵挡不住,被迫后退,则为进攻方胜;若是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难决胜负,则为平局。第一局结束,攻守双方交换位置,继续比赛。赛制有三局两胜制,也有五局三胜制。
角力板融入渔家元素
由来 渔民训练体力 形成休闲活动
那么,渔家角力赛是怎么来的呢?据潮乐村党支部书记张汉辉介绍,潮乐老村区水关的位置临近崇武港,早年村民以渔为业,渔船为木制。人工摇橹和操航使帆,都要求渔民要有健壮的体魄、强大的身体力量和耐力,特别是在逆流航行或遇大风大浪,更显得极为重要。同时,渔业生产因海洋环境瞬息万变,突发事件经常发生,这要求渔民在应急抢险、排除障碍时,必须迅速、果断、利索,做到稳、准、狠。
“总之,渔业生产是一种强体力且需灵敏技艺的劳动,因此,渔民在作业休闲时,会开展一些与渔业生产相关的技能比赛,逐渐形成渔民竞技活动。”张汉辉介绍,渔民竞技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就属“顶肚脐”、“激手尾直”项目,这些活动所需器具简单,都是取材于船上或陆上家居用具,而且不受场地限制,船上、陆地均可开展,“据口口相传,从明代开始就有此项活动了,并一直传承下来。”
传承 组成年轻队伍 改善道具服饰
张汉辉表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竭,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员急剧减少,“顶肚脐”、“激手尾直”这种伴随渔业生产兴盛而流传的渔村竞技活动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到新世纪已难得一见。但许多老渔民对此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2009年10月,潮乐村文体活动中心建成,为村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平台。晚间的文体中心广场,不少老渔民按捺不住,切磋比试,久违的“顶肚脐”、“激手尾直”终于又出现。村两委意识到,这一传统竞技活动应得到传承和保护。经过充分的酝酿,该活动被列为潮乐村潮兴企业杯文体系列活动的项目之一。
2010年劳动节,第一届曼玲杯渔家角力(“顶肚脐”、“激手尾直”)竞技赛在潮乐村文体活动中心举行。自此,这项活动在潮乐村年年举行。令人欣慰的是,在老一辈渔民的热情传承下,新一代爱好者队伍得以形成。“顶肚脐”、“激手尾直”活动重新焕发出活力,且得到了提升。
潮乐村在传承这项活动时,有意识地强化了一些本地渔区特色元素,如在角力板上雕刻惠女头饰、渔船“龙头”及渔物等图案作为装饰,使原本单调的角力板焕发光彩,更具地方传统文化品味。潮乐村为传承和推行这项活动,还专门设计定制具有传统渔民服饰风格的“红柴汁讨海衫”,作为参赛者必穿的“运动服”。今年5月份,该村还成立了渔家角力协会。
“顶肚脐”同样生动有趣
意义 体现生活习俗 传承海洋文化
据介绍,这种角力比赛虽简单、便捷,比的看似体力,实则需要全身动作的协调和巧妙的技巧战术。经常性开展该活动,可锻炼人们手臂、腰肢、股趾三者之间以及三者与心胸运气之间的协调性,使全身上下内外都能得以充分运动。此外,还可在瞰踞运势、进退变化、佯攻突袭等战术变换中,锻炼思维的敏锐度。
张汉辉表示,潮乐村水关是一个传统小渔村,“顶肚脐”、“激手尾直”源于渔民的海上作业生活,与崇武半岛的海洋文化史息息相关,是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这一民族、地区的渔业文化传统,用独特的形式反映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海洋文化发展史的重要依据。此次入选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顶肚脐”、“激手尾直”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