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侨乡南安市东北隅的梅山镇的侨捐接力:乡情永续

今日泉州网

今日泉州网5月5日讯(廖静 刘华杰) 年逾六旬的侨胞陈天恩,因父母一辈在菲律宾打拼,五六岁就去了菲律宾。在他眼里,家乡是断不了线的风筝。

位于闽南侨乡南安市东北隅的梅山镇,是陈天恩的家乡。今年元宵节期间,陈天恩再次回乡团聚。有感于同龄老年人没有好的娱乐、健身设施,他捐赠近300万元(人民币,下同)帮助村里建设文化设施,完善腰鼓队配备。

“梅山就是典型的依侨而兴。”梅山乡讯社社长戴细妹近日对中新社记者说,镇里的侨汇支持历史很长,一个接一个的侨捐工程更是当地发展变化的“功臣”之一。

梅山镇是远近闻名的侨乡,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9万多人。镇上,李光前、李成义、李成智、李成伟、李引桐等海外侨胞的侨捐工程随处可见。

老一辈侨胞的的爱乡情切由来已久。旅居澳大利亚的七旬侨胞李明治每隔几年回乡一趟,每次回乡挨家挨户走访,总是感慨家乡喜人的变化。2014年再次回乡时,他在自己的老家梅山镇榕溪村捐建了一整套的自来水安装系统,让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相对老一代侨胞,不少年轻的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与家乡联系并不多。40多岁的缅甸“侨二代”林宝潜以前从来没有回过乡,也从来没跟家乡联系过;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想到要“寻根”。

“他大概今年11月回乡。”戴细妹告诉记者,这位侨胞有些特殊,他没回过“家”;不过,在与家乡取得联系后,他就给家乡捐赠了近百万元,成立一个扶贫助学基金。

由于常年与海外侨胞打交道,戴细妹感言,不同代际侨胞对家乡的关注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年轻侨胞更关注家乡的新项目。”根据自己这几十年在梅山镇侨联任职的经历,戴细妹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与家乡保持较为紧密联系的香港乡贤李建福,2015年听说家乡正在建设一个水土保持项目,就注入部分资金,助力家乡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漫步梅山镇,只见侨乡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少侨捐工程也“旧貌换新颜”,而不变的是侨胞的乡音乡情乡谊。新老侨胞的侨捐接力,在梅山镇继续进行。

梅山镇的侨捐“步履”,只是闽南侨乡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闽南侨乡除了帮助侨胞修整、看管祖厝,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等等外,也正在建设一个南洋华裔寻根谒祖平台,给侨胞留住“乡愁”,让侨胞的根、祖、情永续。(完)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