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接受了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的审议。根据《泉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对法规案将实行“三审”制度,此次审议为一审,标志着我市首部实体法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
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海丝”史迹点的确定、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保护的经费保障以及危害“海丝”史迹安全、破坏“海丝”史迹景观风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在关于《条例(草案)》的初步审查报告中称,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及我市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虽然现行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对加强我市“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海丝”史迹遭受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且保护实践中遇到了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不够具体明确、难以操作等问题。《条例(草案)》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结合我市实际进行制定,吸收了我市“海丝”史迹保护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探索,对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名录管理和申报评定、“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概念的引入等,将从法制上进一步保障和推进我市“海丝”史迹保护,促进文化引领,服务我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据了解,下阶段,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和市政府有关起草部门将根据此次审议的情况对《条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争取保质保量进入二审环节。(记者 陈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