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台港口发展行动计划 未来3年投资300亿建设港口

今日泉州网

今日泉州网3月20日讯 (记者 孙虹 通讯员 林泳坤)泉州市交通委20日透露,《泉州港口发展行动计划》经泉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根据计划,未来3年泉州将完成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亿元人民币,突出对台客货运输优势,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港。

“泉州港为主发展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日用品、矿建材料和煤炭四大货类运输。”泉州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泉州将重点完善港口规划体系,提升港口吞吐、集疏运、物流集聚、服务、揽货、大通关等6大能力,具体通过17项行动和31个重点项目逐步推进。

新增生产性泊位20个

至2018年,泉州将建成湄洲湾30万吨级航道三期工程、泉州湾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围头湾石井5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公共航道、锚地,基本建成湄洲湾南岸、泉州湾工作船基地各1个,力争新增生产性泊位20个、新增通过能力3165万吨,届时,泉州港口码头泊位通过能力可达到14334.5万吨。

《行动计划》还对各港区码头的功能定位进行优化调整,后渚老港区将加快推进整体搬迁和功能调整,石湖作业区集中发展集装箱运输,锦尚作业区集中发展件杂、干散货运输,石井作业区建设成石材及对台贸易专业化港区。2018年前,后渚作业区货运功能逐步转移至秀涂、锦尚作业区,梅林、崇武作业区部分功能转移至锦尚作业区,逐步推进水头、东石、安平、菊江作业区(点)货运功能全部集中到石井作业区。

主要港区10分钟内可上高速

泉州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行动计划在港区集疏运铁路和专用公路建设方面将重点突破,实现铁路直达北翼港区肖厝、斗尾作业区,高速公路覆盖所有港区,各主要港区10分钟内可上高速公路。今年将建成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开工建设兴泉铁路泉州段、中化泉州石化专用线。明年计划开工建设秀涂铁路支线。至2020年,初步构建港口货运铁路网,有效拓展港口腹地。

疏港公路方面,将在“十三五”前期启动泉三高速永春段扩容、泉三高速复线南惠高速丰州后田至沈海复线南安段、同安经南安南至沈海高速晋江内坑的泉厦两市环城连接线前期工作并适时启动建设,厦沙高速德化段、厦沙高速安溪至达埔段计划于明年建成,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公路泉州段2018年建成。未来3年还将加快推进建设联十一线泉州段、横九线金井围头至深沪东华段、纵一线石狮永宁外线、省道201南安石井外线等一批疏港公路。

建设国际转运中心

泉州将根据不同港区的货物流通特点、产业分工情况,发展各具特色的港口物流模式。泉州湾中心港区重点围绕集装箱、成品油、纺织服装等主要货种运输,全力巩固壮大内贸集装箱运输,同时努力拓宽外贸集装箱运输市场,致力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北翼肖厝、斗尾港区以服务石化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液体散货运输,致力发展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液散物流中心,并积极发展集装箱、矿煤、粮食等散杂货运输。南翼港区重点打造集石材运输、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前港后厂”的创新物流配送模式,同时发展对台贸易、近洋贸易、农产品贸易等多功能的物流园区。

《行动计划》提出,泉州将积极建设国际转运中心,探索由境外港口启运,经石湖、围头作业区换装国际航线,继续运往第三国或地区指运口岸的运输方式。到2018年,力争水水中转货物量超500万吨。

基本建成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除了港口硬件能力的提升,《行动计划》对港口软件服务水平也提出了具体目标。未来3年,泉州将打造便捷的港口通关环境,推动开展“单一窗口”、“一站式”等新型通关模式,加强关检协作,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对接省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同时,落实“互联网+”政策,2018年前基本建成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届时,电子口岸服务效率、港口通关效率将显著提高。

积极推介泉州港及集装箱业务,到2018年,力争外贸集装箱航线数量增加10%以上,基本覆盖亚州主要国家和地区,争取开通至中东、东南亚等重要港口近洋航线,内贸航线则覆盖国内大部分港口。

建设“陆地港”“飞地港”

鼓励港口企业在泉州港口腹地特别是在兴泉、漳泉肖沿线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陆地港”,建成秀涂、石湖、石井、肖厝作业区等内陆有关省、市进出口基地“飞地港”。争取通过奖励政策培育和做强海铁联运业务,提升港口辐射范围和有效带动空间,鼓励本地企业或在外投资设厂的企业货源从泉州港进出。

临港产业方面,将积极布局大型临港产业项目,以及煤炭、石油、金属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储备中转基地。主动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吸引东盟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泉州港口及临港产业建设,构建东盟在闽的矿产能源进口中转及加工基地。至2018年,力争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条完整、与港口布局相协调的临港产业基地(园区)。(完)

[责任编辑: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