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曾是著名的芦柑之乡,建制于宋代。宋仁宗时期,司马圣候入闽后,开始全面开发湖洋,建立了湖城墟埕,鼓励民众进行商品交换。明清期间,湖城墟埕发展成热闹的贸易集散地,面积达十多亩,仙游、德化、大田等地老百姓都会到此会集。
在老街生活了80多年的刘治老人,火灾隔天又回到老铺卖面线
丁字街多数人家以制作和贩卖面线营生
为满足贸易需要,1923年,民国军阀李汉星在距离墟埕200多米外建起丁字街,又称湖城街、汪城街,横街跨湖城和玉柱两村,竖街分列湖城与锦凤二村,一横一竖丁字成街,原有店铺144间,一式为两层土木结构,店面大多为砖砌的圆拱门。建成后,集市由湖城墟埕转至丁字街。
湖洋也是人文重镇、华侨名乡,出过南宋兵部侍郎庄夏、明代状元庄际昌、进士刘应望、当代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新加坡画坛先驱刘抗等名流。
向“地名记忆 守望乡愁”栏目介绍丁字街的,是原泉州市文联会员陈谷先先生。他说,丁字古街当时是湖洋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湖洋的历史。而前天凌晨的一场大火,将丁字街仅存的10间老铺面又带走3间(详见本报昨日A8版报道)。为了留住更多记忆,海都记者昨日再次探访丁字街,找寻它往日的繁华。
消失的古客栈
79岁的陈谷先是当地人,他说,民国时期,丁字街曾名中山街,因何得名,已无据可考。
对于丁字街曾经的繁华,陈谷先认为,跟湖洋的地理位置和盛产林木有很大关系。原来,湖洋跟仙游、德化、大田交界,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湖洋成了四地商人的必经之路,客观上促成了湖洋客栈和饮食的发展。
湖洋林木资源丰富,自古盛产杉木。有公路前,运输靠的是水路,杉木满载竹排上,通过湖洋溪湍急的溪流运往下游。靠着杉木生意,当地出了许多巨富,也带动了商贸的发展,促成了古街的繁荣。
“丁字古街是我上小学时的必经之路,记得当时街上客栈琳琅,很多商贩都要在此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启程。那时,湖洋肉羹一大碗只要5分钱。”陈老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修建了公路,但客运依然不发达,外地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来湖洋买东西,还是要过夜;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客栈才开始没落。
后来,高速也通了,过境湖洋的人更少了,客栈慢慢都关了起来。加上当地芦柑收成不好,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年轻人选择走出去,古街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深山的天妃宫
深山里的湖洋,还藏着一个天妃宫。天妃宫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可湖洋并不靠海,难道与传说湖洋原是一片汪洋有关。“不是啦!不是啦!”陈谷先笑着说,天妃宫又名淋沺境,应该是跟水田有关。
相传,湖城一带以前盛产水稻,有一年突然大旱,水田里没水,水稻自然活不了,村民们都快急死了。商量后,他们决定到莆田妈祖庙包来香火以祈雨,才有了天妃宫。天妃宫原建于湖城墟埕内,李汉星建丁字街时,不知为何在现在天妃宫的地点上出现了一堆黄土,没人愿意在那里建房,李汉星便将天妃宫迁来此地重建。陈老说,一到种植时节或重要节日,村民们都会到天妃宫祈雨祈福。
不幸的是,在前日的大火中,天妃宫受到波及,主殿基本已被烧尽,海都记者未能一睹真容。“也许下次过来,就能看到了。”陈谷先说,村民们已在商量天妃宫重建的事,相信不久之后就将动工开建。
400年的手工艺
也许老铺面迟早会消失,但这条街上,有一种手艺却已流传了400年,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湖洋手工面线。“湖洋人请旦,米粉插面线”,说的是湖洋人请人家吃饭,用的就是米粉和面线一起煮。
“不难,就是拌、盘、抽、收。”做了二十多年面线的老刘轻描淡写告诉记者,“拌”就是和面粉,要反复用手搅、拳、戳;盘,是把和好的面团切成小块,搓、揉、拉伸为细长条,然后将它们盘成蚊香状,先粗后细;接着是“抽”,把粗条抽成细条,直到细细的面线成型,再拿到户外晾。
老刘说,阴天或阳光不是很强的天气最好,火候和温度都恰到好处,这样风干的面线才能又柔又润又韧。最后将晒好退凉后的面线收起,一小褶一小褶包好,就算大功告成了。(海都记者 杨江参 王金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