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整版报道泉州 泉商走出去一带一路投资创新高

今日泉州网

创新驱动 泉州转型升级加速时

从福建省首个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的城市,到《泉州制造2025》规划出炉,再到《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样板城市。近年来,泉州正在推动一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的创新驱动战略,经济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我们有信心在新常态下,推动泉州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时,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如是说。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启动并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课题,后形成“中国制造2025”编制初稿。

为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及寻求区域性实践范例,中国工程院经广泛深入全国各地调研比较,认为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门类多、规模总量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鉴于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显著进展,于是决定将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城市,并组织院士、专家帮助编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

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去年,泉州市正式发布《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这标志着“泉州制造2025”及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等3个专项行动计划步入了实施阶段。

发展纲要提出了“泉州制造2025”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泉州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合作窗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其中,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一是到2020年,通过科技创新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大行动,带动泉州制造业面貌焕然一新,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另一个是再经5年努力,到2025年,泉州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成为中国制造业强市。

今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市长康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新的一年,泉州将继续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试点工作,推进以“机器换工”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落实新一轮智能装备应用推广计划,新建15个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同时,培育壮大智能装备产业,建好洛江、晋江、南安等智能装备产业园区。

福建日报整版报道泉州:打造“中国制造2025”泉州样板

巧夺天工的惠安石雕和充满风情的惠安女相映衬,成为泉州产业一绝。林水坤 / 摄

“数控一代”引领泉州制造变智造

2013年11月,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科技部、工信部以及中国工程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泉州视察指导,要求泉州将实施“数控一代”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

2014年以来,中国工程院的大批院士、专家多次莅临泉州指导工作,推动泉州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同时,科技部还把泉州列入“数控一代”区域建设试点,并给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

通过数控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泉州全市带动相关研发费用投入以30%左右的全省最高增幅增长。“强化数控装备和智能产品研发,在亟须转型的重要产业领域产生了一批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创新成果。”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说,一是在本地企业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技术成果,其中,百家“数控一代”示范企业获得专利3000多项;二是形成一批产学研合作应用示范项目,其中,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为福派园公司、晋城公司等企业设计安装的食品自动除渣系统、自动包装生产线等已投入运转。

近年来,泉州市通过引入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开展创新咨询服务,建设全国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并先后引进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哈工大泉州工程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大泉州工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重点公共服务平台。

颜志煌介绍说,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为例,该研究所由泉州市政府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共建,以产业化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智能化为特色,围绕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装备等6大研究领域18个研究方向,将建成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高端创新平台。才组建一年,研究所已引进8位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等国外一流的留学归国博士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了涵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集成开发、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等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科研人员近70人,今年内计划组建科研团队10至12个,人员总数达到100人以上。

嘉泰数控公司位于泉州洛江区,是一家在数控机床领域起步较早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与华中科大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携手合作,该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创的3C钻攻中心机器人辅助生产线,产品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设备,深受苹果、三星等国内外品牌手机企业的青睐。去年企业逆势增长20%,成为国内数控机床的一抹亮色。

为加快泉州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向纵深推进,泉州建立百个示范企业和百个示范项目,带动研发投入13亿元,引进17个高端科研院所,600多名数控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常驻,研发装备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应用国产数控装备系统5000多套,组织几十场次产能对接,新增装备制造业产值100多亿元。

不久前,泉州市科技局为推动示范工程进入提质扩面阶段,打造数控一代升级版,面向全国发布公告,组织实施第四批产学研协同创新“燎原计划”,面向国内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公开征集“数控一代”暨智能制造重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对接生成高质量科技项目,并通过竞争性立项聚焦择优纳入财政科技资金支持。

泉州市长康涛表示,下一阶段,泉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科技部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工作要求,落实好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听取泉州专题汇报时提出的要求,全面完成“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试点的目标任务。一是推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进一步扩面提质;二是提升泉州制造品牌影响力;三是推动“数控一代”释放新动能,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四是积极构建实施“数控一代”“泉州制造2025”创新支撑体系;五是持续强化人才技术储备。

福建日报整版报道泉州:打造“中国制造2025”泉州样板

持续多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使泉州山川环境更加秀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图为永春东平镇东山村。晓柳 德纯/摄

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时

“数控生产设备只有用在生产线上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果没有应用,数控产品就只是个玩具。”永信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辉煌表示,装备制造业是朝阳产业,要增强信心、恒心,不断研发改进,同时,要与所对应的产业进行市场对接。

据了解,泉州去年实现数控化设备销售和应用示范5000台(套)以上,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其中,微柏工业机器人公司开发了多关节串联式并联式、四自由度冲压和分拣包装等系列工业机器人,推广和销售各类机器人200多台;永信数控开发的针织绣花装备年产1200台,年产值达2.7亿元,等等。

走进位于南安的中宇建材集团抛光车间,只见数台数控机器人在打磨和抛光。这条全智能数控生产线,从五金毛坯到成品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原来,一个车间几十上百人密集作业,粉尘弥漫,月薪五六千元还招不到工,并且存在抛磨精度不高、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现在,一个数控机器人工作量相当于30个工人,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南星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鞋面编织横机,改变了德国垄断市场的局面,仅一年多就已销售400多台。安溪八马在国内率先将乌龙茶初加工、精制加工、小包装及成箱包装四大系统22个工序集成于一条生产线上,实现乌龙茶加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标准化、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通过‘数控一代’,从智能化改造入手,缩减用工需求,以技术红利取代人口红利,不失为一条新途径。”泉州总商会副主席蒋细宗说。

以特步为例,该企业采用的黑金刚柔性制鞋自动化生产线,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三成,可实现鞋面及鞋底喷胶的自动化生产,改变了传统的刷胶工艺。

“如果一个工厂用的智能化装备越来越多,它带来的竞争力就不只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黑金刚公司董事长阙小鸿认为,应用智能化设备不是简单的代替劳动力问题,而是解决了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关键问题。

在新的一年,放眼泉州各地,从沿海发达的晋江、石狮,到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县,创新驱动促转型已成为干部群众共识,创新创造,正汇聚成为泉州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

(柳林)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