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暨第四次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南安市目前已登记患有听力残疾的儿童共119人,大部分是遗传导致。
昨日,在南安市特教学校,康复教师(左)正在为一名聋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据了解,目前全市登记患有听力残疾的有2796人,其中最严重的听力残疾一级有205人,听力残疾二级有240人,听力残疾三级有831人,听力残疾四级有1520人。14周岁以下儿童患有听力残疾的119人,其中听力残疾一级76人,大部分是遗传导致。
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听力残疾一级的人对外界声音基本无感知或感知极其微小,移植人工耳蜗可以让孩子获得部分听力,但移植人工耳蜗最佳的恢复时期是6周岁。
移植人工耳蜗及后续康复治疗费用在30万元以上,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为使贫困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中国残联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符合条件的可以到泉州残联申请。”市残联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还表示,从今年起,福建省将实现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补贴全覆盖,不再限制名额数(以往南安只有100个名额),最高每人每年补贴1.2万元(详见2月29日1版报道)。
(记者苏明明洪丽燕朱晨辉文/图)
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52名听力障碍学生
年龄和残余听力限制仅6人能接受康复训练
据了解,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南安唯一一个对儿童进行听力康复训练的单位。
昨日,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早期语言障碍干预室内。“蚕……”老师对着话筒大声念道,另一边,一个懵懵懂懂的男孩望着蚕的图片,听着耳机传来的声音,张开口尝试着念出声来。尽管发音含糊,不够标准,但老师仍笑着点点头,给他加油打气,用更大的声音重复教了几遍。
这名男孩叫吴生福,已经13岁,正戴着耳机接受听力康复训练,对面坐着的是该校聋人教师卢聪燕。
卢聪燕说,吴生福是她这学期重点训练的学生,“因为听力基本丧失,孩子学起来很费力,顺利的话,一天能学5个词就已经很好了,有时一节课只能学一个字或一个词”。
据了解,如今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有276名学生,有52名学生存在听力障碍,目前仅6人被列入接受听力康复训练名单。“能够接受康复训练孩子不多,因为这要求孩子要有残余听力,年纪最好在7周岁以下,但目前孩子基本都比较晚入学,所以这种情况也比较少。”卢聪燕表示,因为设备、师资、孩子自控能力等各方面原因,孩子们的训练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主要还是师资力量薄弱,现在6个孩子只有一名老师,而1名老师能训练1个孩子就很吃力了。”该校老师吕美萍介绍,听力康复训练要坚持才能奏效,训练过程又非常枯燥,很多时候孩子会有厌烦心理,老师只好教一会儿,让学生放松一下,再继续教,学习效果较差,“而年龄超过14周岁的孩子训练起来没太大效果”。
吕美萍1996年到该校任职,一直从事聋哑儿童的教学工作,她表示,近年来,学校吸收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聋哑孩子虽然听力有障碍,但动手能力不差,我们专门开展油画班、面点制作、缝纫课等培训,让孩子们学得一技之长,以后方便就业。”吕美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