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说,向美国孩子介绍泉州文化要深入浅出
讲述人:王强
黎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出生时间:1971年
“或许,美国孩子长大后,还会记得中国还有个泉州。”
让美国孩子知道咱厝的闹元宵
我的童年,在洛阳古街上度过的。
元宵节晚饭后,小伙伴们聚在洛阳古街的十字街头,互扔鞭炮逗乐,舞龙队、神佛巡境的队伍交织……记忆中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就是元宵节。泉州人为什么重视元宵节呢?后来我想,春节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聚会。元宵十五是过年的结束,大家需要一场狂欢,作为人们新一年外出奋斗的开始。
洛阳古街里自古有元宵夜跳火堆的习俗,至今也还保留着。过年前家家户户大扫除,把家中的杂物清理出来,处理的方式就是在元宵夜烧掉。火堆越大越好,父母会抱着年幼的男孩子在火堆上甩一圈,意在去除晦气。年幼的孩子会吓得哇哇大哭,大一点的男孩子就自己跳过去,锻炼自己的勇敢。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烧一堆火,让途经的舞龙队“过关”,大堆的火也代表着人丁兴旺,巡境的神佛也会从火堆前经过。
小时候过元宵,我也帮家人裹元宵圆。蔗糖、芝麻、花生、橘皮按一定比例混合做好馅。家中来客人,主人就一边陪客人话仙,一边裹粉,然后下锅去煮。以前纳闷,为什么不提前把元宵裹好,方便客人来时使用?后来才懂,听西安的朋友说,元宵的馅蘸了水,放在容器里,与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西安作为古都,这样的传统和我们泉州是一样的。现裹的元宵皮松软,比直接包进去的汤圆煮出来口感更浓郁。我这才明白食物遵循古法,可以过更精致的生活。主人在忙碌中,也更能感受元宵节的氛围。不过,现在传统渐渐淡了,连我的祖母都会说,客人来了,提前去超市买些元宵圆就好了。
2013年春节,我带着美国专家考察泉州人的春节民俗,准备为设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最大儿童博物馆设中国主题展筹划主题。那里,每年会吸引上百万观众参观,我觉得是宣传中国文化、泉州文化非常好的机会。如何向美国孩子介绍泉州文化呢,我认为需要深入浅出的表达,感受真实的泉州家庭的生活。美国人在儿童博物馆内复原了泉州人所住的建筑,一座是老家现在所盖的水泥建筑,一座是外婆家的红砖厝。他们像年节里泉州人那样围桌而坐,吃元宵圆,展示舞龙表演。这个展览从2014年5月1日开幕,原计划3年半,现在计划延长到5年。有许多华侨华人带着他们的后裔来参观,我们把中国梦、泉州梦植入了美国孩子的心中,或许,他们长大后,还会记得中国还有个泉州。
讲述人:曾女士,市民
出生时间:1984年
“泉州元宵节的热闹劲,并不亚于春节,尤其是童年时的。”
儿时自“钉”元宵圆 长大回味无穷
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起了我的元宵记忆。
泉州元宵节的热闹劲,并不亚于春节,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元宵节。
对元宵节之所以难忘,一大原因是口中甜而不腻的元宵圆,藏有一份我的功劳。
小时候,基本上是家家户户自制元宵圆(泉州人又称上元圆),我家也不例外。我妈会买来猪粕、葱头,炸出猪油、葱头油,再加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糖等搅拌。原料的配比,一般是一斤花生一斤白糖。
原料配齐后,下一步是将散装的原料,钉成一粒粒成型的元宵圆。这是考验耐力的活,因此,由家里排序靠后的我和姐姐承包了。每年寒假,钉元宵圆成了我们的“法定”家庭作业,同时,也留下一段段回忆。
布置完任务后,我妈总会鼓励道,“这些元宵圆钉完了,就带你们买新衣”。
于是,我们姐妹俩,开启“白加黑”的模式,还给彼此设定了目标,5天内完成。拿来钉元宵圆的特有模具,一个装馅,一个专门负责把馅钉成型。
往往搞定一半,姐妹俩就腰酸背痛。于是,两人又想出新招,“比比谁快”。就这样,两套元宵圆模式同时开工。铁锤下落时,声音响彻楼宇。如今想来,幸亏当年是自家盖的三层小楼,要不换成现在的商品住房,估计父母会常常接到左邻右舍的“扰民投诉”。
更疯狂的是,有时,两姐妹能“加班”到凌晨1点。
当然了,我们也曾叫来邻居玩伴帮忙,这样两双手变成四双手,彼此还排分两个队,比试比试哪个队胜出,输的那队要做50个仰卧起坐。
“钉”元宵圆这项光荣的使命,九年前,我姐结婚后家里就再也没有自制元宵圆了。在当年看来,虽说是苦差事,而今想起,却回味无穷。
讲述人:庄楠娇,大学毕业生
出生时间:1993年
“童年里小小的橘灯,成了我与元宵最美的相遇。”
剥皮分瓣线缠蜡烛
小橘灯的大快乐
童年里,提着自己用橘皮做成的小橘灯,和小伙伴们一起“踩街”,是我最美的元宵记忆。
我的老家在泉港区山腰镇一个叫做“后沟”的小村庄里。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花灯总是“可望不可及”。那个时候,妈妈会教我和弟弟用橘子皮来做花灯。小小的人儿还不够桌子高,却拼命踮起脚尖凑上前去拿那个最大的橘子,就为了做一个比别人大的“大橘灯”。小心翼翼把橘子皮剥开三分之一,再把里面的橘肉一瓣一瓣拉出来,生怕用力过猛,橘肉连着橘皮被扯出来。然后由妈妈放进一小节蜡烛,用针线穿上,绕个圈缠在小木棍上,便成了一盏小橘灯。这个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花灯”,对于我和弟弟来说,却如同珍宝。那时候,村里的孩子极多,一群小孩总会在元宵前一天从家里翻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聚在一起开始做“花灯”。除了小橘灯,我们还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过花灯。奶桶罐,塑料瓶,大白萝卜,大冬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记忆里,每到元宵那天,我就会早早起床,提着自己的“特色”花灯,蹲在家门口盼着天黑。到了晚上,大人们会带着自家的孩子“踩街”。这是我一天最兴奋的时候,当“踩街”的队伍到了家门口,会着急地催促妈妈快点把我的小橘灯蜡烛点上,连蹦带跳地冲出去。
昏暗的村间小路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像一条潺潺流淌的星河,一路上都是我和小伙伴的笑声。每当起风的时候,我就会用小手紧紧护着蜡烛的微光,从村头到村尾。
那时候,总是会憧憬泉州热闹的赏灯会。因为没有到过泉州市区,更没有机会在元宵到泉州看盛大的灯会,童年里小小的橘灯成了我与元宵最美好的相遇。现在,那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花灯代替了记忆里的小橘灯,幼时的小伙伴已经各奔东西,老家的小路上,也不见那年兴致勃勃拿着小橘灯的孩子。
今年,我24岁,在泉州工作,带着好奇心提前逛了新门街。看到那些精致的走马灯,又想起小时候的小橘灯。(海都记者 吴月芳 曾小琴 谢明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