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文学家认为郑经“引狼入室”是鸦片战争的最初由头,康熙一纸迁界令,虽然大幅度削弱了台湾的实力,但也逼得郑经不断拓展海外贸易,为清政府招来了英国这匹狼。对此,有人认为英国入侵是迟早的事,硬说和康熙、郑经有关“扯远了”。这场战争直接导火索是清朝海关的官员对英国商人吃拿卡要太严重,英国商人忍无可忍,东印度公司为求公平贸易才发动战争。
19世纪中,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战后中国签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这段英国强卖鸦片的历史,让人印象深刻,却很少人知道英国人得以进入中国的关键人物竟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郑经主动邀英国人到台湾做生意,6年后,英国人跟着郑经进入厦门,打开梦寐以求的中国大陆市场。
郑氏据台以后,清政府先是实施海禁,后来甚至颁布“迁界令”,要求住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距海30里(18公里)以内的居民,一律往内陆迁徙,随后焚毁村庄,使郑经无法靠沿海居民补给军需,遂不得不放弃原先据点,撤退到台湾。
为开辟财源,郑经以中国台湾为据点,和日本、东南亚各国,甚至和英国等进行国际贸易。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为了做生意,曾和郑家敌对的清政府、荷兰、西班牙,郑经都一一破冰。
他先买通清朝官兵、与山寨贼合作,抢占中国沿海的厦门等岛屿,作为中国物资集散地;接着写信给被父亲郑成功赶走的荷兰人,请他们尽释前嫌到台湾做生意,甚至愿意送回被扣留在台湾的荷兰人。荷兰人表面上以与清朝同盟为由拒绝,其实从郑经退到台湾那年开始,荷兰人占据鸡笼设立商馆,和郑经生意往来已有4年时间。
被西班牙占领的菲律宾,因郑成功曾派使臣招降,使西班牙和郑家形成敌对关系。后来,郑经派人率团出使并修复关系,开始与马尼拉进行贸易。
至于日本,早在郑经的祖父郑芝龙时代,为了支持战争需要,就大量进口铜、铅、盔甲;到了郑经时期,台、日的贸易量更达到高峰,郑经还允许日本商人住在鸡笼,并设立商号,以利双方贸易。
郑经也经营三角贸易,把台湾的糖及鹿皮卖到日本,赚取一到两倍的利润,并转卖日本海产、铜、毯子到东南亚,再将东南亚香料、胡椒转卖到日本,当时台湾经济因而相当繁荣。
郑氏贸易分区图
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郑经为了拓展贸易对象、主动对外招商邀请而来的。
17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原本在今印度尼西亚万丹设立商馆,但因东南亚各据点陆续亏损,资金及武装力量都无法和荷兰竞争,只好结束暹罗、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巴达维亚三个据点,把经营重心转移到印度和波斯(今伊朗)。
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万丹分公司收到郑经的邀请函,英国人评估如果能通过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日本、马尼拉建立通商关系,当然值得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