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质量石狮实业强市一期专题研讨班 走进深圳看石狮

今日泉州网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一路走来,深圳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开拓创新,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再向“深圳标准”的华丽转身。

1月17日至1月22日,由55名党政干部和企业家组成的石狮市“推动转型升级实业强市”第一期专题研讨班走进深圳,在这里进行了5天5夜的专题学习。可以说,这次专题培训是一次求新、求知、求实之旅。

在这5天5夜的学习期间,学员们不仅听取了《新常态背景下的投资展望及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创建》、《广东自贸区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发展》、《双创背景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东莞市传统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深圳的改革和发展》等7场专题授课,而且实地考察了华为科技、蛇口网谷、招商局博物馆、艺之卉、梵思诺集团、前海展厅、怡亚通、天安云谷、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可谓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礼,心灵得到强烈震撼。

作为本次专题培训的随团成员之一,本报记者全程参与了学习考察,并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了“深圳速度”的部分精彩瞬间。下面,就请跟随记者一同来领略深圳的别样风采。

印象深圳一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

来过深圳的人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她的年轻与激情,青草碧水蓝天,梦想与超越同在。大街上,随处闪现的都市丽人让人感到随时都会飘来一个梦,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梦的精灵。

深圳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高大上”,即高颜值、大手笔、上档次。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深圳市日益面临着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制约,其中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尤为严重。

因此,如何管好土地?如何用好土地?成为深圳市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深圳市政府提出向存量空间要发展,即向“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要空间,向产业转型升级要效益。

该市通过综合整治、环境营造、设施完善等手段改造提升低端落后的社区产业载体,“修笼引凤”将旧工业园区改造为新兴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导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南山蛇口网谷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通过混合类更新改造,从原来旧厂房转型升级为高端的产业集聚空间,园区总产值从改造前约2亿元上升到超200亿元;单位面积产值从1200元/平方米上升到3.93万元/平方米。

超前的规划,大手笔的投入,让深圳在数年间快速发展成为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前海蛇口自贸区便是深圳超前规划、大手笔投入的一个缩影。在这个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的地下,有21座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地下深度达40米,被专家戏称为“骑在轨道站点上的城市”。此外,这里还有国内罕见的地下立交,地面道路为双向六车道,下地为双向4车道以及集散车道。

目前,深圳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日趋完善,是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对外口岸的城市;建成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2平方米,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球环境500强等荣誉。

印象深圳二

高新产业成就“深谷”之名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30余年的风风雨雨,深圳在困境中崛起,在探索中前进。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深圳已从山寨之都变成硬件天堂、科技创新之城,更有人亲切地称它为“深谷”。

深圳产业发展已从过去“三来一补”发展到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为支柱产业,形成“高、新、优、软”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3在深圳设立办事处。

在发展外源经济的同时,深圳积极实施“驱邪扶正、固本培元”战略,促进本土内源经济发展,一大批本土企业先后诞生,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深圳众多总部企业中,本地企业多达224家,占总部企业总数的64%。华为、中兴通讯、康佳、创维、中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圳名牌企业活跃在海内外市场,刮起深圳旋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同时,更成为深圳向世界展示魅力的名片。

十几年来,深圳在通讯、计算机、软件、平板显示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然而,深圳并未从此坐享温床,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未来的战略需求,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构建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为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打造更可持续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竞争力。

不可否认的是,深圳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汇集和扎根。《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选出了中国、美国各10位年度创新人物。在中国10人名单中,有5位创新人物来自深圳企业界。这表明了深圳的开放创新,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深圳创业。

为集聚海内外各类创新型人才,深圳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制定出台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1+6”文件、为各类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量身”解决住房难。其中,杰出人才可免租入住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在深圳工作居住满10年,或作出突出贡献并在深圳工作居住满5年的,产权赠予个人。

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引进“孔雀计划”创新团队63个,国内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海归”人才近6万人,汇聚了436万人才。

印象深圳三

高效创新托底“深圳速度”

一直以来,深圳都被称为“创业之都”,目前深圳的商事主体数量已超过185万户,企业为什么愿意到深圳投资兴业?政府的高效服务功不可没。

作为一座以改革开放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深圳在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能效改进方面,力度之大,工作成效之显著,一直位列全国翘楚。以2014年深圳行政服务大厅行政审批服务业务受理办结情况为例,该大厅2014年业务受理总量为1292685件,日均业务受理量5171件,按期办结率为100%。实际上,自2004年5月运行以来,大厅累计受理业务量为13213202件,日均业务受理量超5000件,在全国各大城市政务服务机构中位居前列。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标准”,这个嬗变的过程,既有政府的高效服务,同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政策来托底。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1998年深圳推出《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推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2009年陆续推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每年为每个产业配套5亿元转型基金;2014年开年之际,推出大力支持未来产业“1+3”文件,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深圳市政府还通过征信管理、利息补贴、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吸引银行、保险、担保、风险投资、上市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服务;在设立科技支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加快发展“科技银行”,服务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促进投资和贷款结合,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结合;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推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以“众融”促进“众创”。2014年8.1亿元财政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带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目前,深圳全市拥有VC/PE机构1.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1万亿元,其中“创新投”累计投资企业近600家,有近百家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高新投”累计为1.9万家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2100多亿元担保服务。

(记者周进文文/图)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