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国好人”连续两年福建省第一 共57人登榜(图)

泉州晚报

记者日前从泉州市委文明办获悉,2014年和2015年,我市入选“中国好人榜”总数连续两次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泉州地区的“中国好人”达57人,“福建好人”也有82人,全省排名位列前茅,涌现出了不少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的好人,给广大群众树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标杆,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争当好人的热潮。

他们何以热心公益?泉州为何好人如此之多?在专家眼中,文化基因是最重要的。自古以来,继承开放、包容文化基因的泉州人便践行善举,善心代代传承,以千年古寺、古桥、古石碑为证。同时,泉籍华人华侨虽远离故土,依然不忘乐善好施的精神,热心公益,回馈桑梓。慈善之筏,随历史长河流传至今。

泉州“中国好人”连续两年福建省第一 共57人登榜

10年来,石狮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已筹集善款700多万元。

5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日前,记者从泉州市委文明办得知,2015年,我市周万勇、“阳光太太”等2人(团体)荣登中国文明网策划的“好人365”专栏人物,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全省第一。

除了石狮“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庄茉莉和曾阿煌,石狮市灵秀镇灵狮村蔡荣铁、泉港涂岭镇溪西村的大学生村官廖景隆也一起入选去年的“中国好人榜”。自2012年担任灵狮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蔡荣铁带领村干部积极协调乡贤,募集500万元成立敬老楼、敬老基金,让全村的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娱乐便利。2012年1月26日,涂岭镇溪西村一幢楼房因小孩燃放鞭炮引起大火,一名8岁的男孩被困在二楼租房内,情况十分紧急。正在值班的廖景隆赶到现场后,当机立断,用砖头砸开防护栏和玻璃,纵身跃入室内,安全救出小男孩。

据介绍,这已是我市入选“中国好人榜”总数连续两次居全省第一。至此,泉州已有5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此外,2015年,我市入选“福建好人榜”总数居全省第三。

认捐慈善基金8亿多元

这些人只是泉州众多好人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则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默默地践行公益之举。据了解,截至目前,泉州市慈善总会共设立冠名慈善基金100多个,签约认捐慈善资金8亿多元。2015年,市慈善总会共接收善款9065.8万元,新增6个冠名基金,共认捐2106万元。

除了冠名基金以外,不少市民也通过总会平台踊跃捐赠,2015年共收到群众日常捐赠25.37万元、社会爱心助学款9162.61元。“其中有一位孙女士,从2009年开始,每月向捐款平台捐赠1万元,到2014年5月时已捐了80万元。”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介绍。此外,澳大利亚侨胞黄女士在回国后得知可捐赠慈善基金后,捐出在异乡存下的养老金20万元,用于资助故乡的贫困残疾人和孤儿,并表示将继续关注支持家乡的慈善事业。

侨捐连续三年超5亿元

泉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全国著名侨乡。泉州市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素有热心公益、回馈桑梓的光荣传统,他们捐赠家乡公益事业的热情经久不衰。泉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侨政科工作人员介绍,自1979年到2014年,全市共接受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资总额103亿元人民币。近三年连续突破5亿元,其中晋江、南安两市每年都保持在1亿元以上,南安则成为全国唯一连续20年侨捐超亿元的县(市)。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设立的各种基金或基金会达500多个,总额超过3.5亿元。泉州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资方向大多在教育,约20%用于公益福利事业,10%用于医疗卫生、科研及工农业生产等。

近五年来,泉州的侨捐事业出现了很多感人事例。上述工作人员说,不少老一代华侨对自己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捐赠项目情有独钟,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捐款赠物,如印尼黄奕聪捐赠1亿元建洛江区金光大道、奕聪中学;许多华侨新生代子承父志、接棒捐赠,如王水九之子王汉章续赠开成职校、林梧桐之子林国泰续捐安溪梧桐中学等。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