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造东片区步行系统 刺桐路与田淮街将设人行天桥

海峡都市报

规划范围图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1月6日讯(记者 曾小琴)享受生活慢行区,泉州市民今后可在以市区丰泽广场为核心,由湖心街、温陵路、津淮街和刺桐路围合的区域,慢行购物休闲娱乐,感受小资生活品质。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规划局了解到,《泉州市东片区步行系统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方案已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审查。规划提出,以上述区域围合的约1.5平方公里范围作为示范区,先行打造成为适宜步行的生活片区,填补中心市区没有步行街的空缺。

四个方面,打造东片区步行系统

近年来,泉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常呼吁泉州应设置专门的步行街,并建议选址西街、中山路、新门街等古城街区。然而,因商业形态、停车配套设施等问题,泉州步行街的设置条件尚不具备。

而此次《规划》则提出,拟打造东片区适宜步行的生活区,中心为东片区范围,南北以晋江、清源山为界,东至坪山路,西至温陵路,规划区面积约12.68平方公里,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

按照规划,拟从步行分区、步行网络、过街设施、行人公共停留空间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指引。其中,步行分区方面,根据不同用地性质将用地划分为商业功能、商务行政功能、交通枢纽功能、城市公共绿地、文化创意产业、居住功能、教育科研功能、文体功能、高度混合功能、工业功能和市政功能主导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步行系统建设指引。

步行网络方面,结合城市绿道、商业步道、通勤通学步道和一般步道四级,并依托串联清源山山脉的山线,濒临晋江的水线以及内沟河两侧的道路提升构成,是刺桐片区居民休闲旅游的主要依托。

过街设施方面,构筑以干路围合的安全岛,提出“岛内畅通,岛间联通”的规划目标,确保岛内主要步道便捷安全地穿越干路,规划30处立体过街设施。

行人公共停留空间方面,提出城市绿地公园、城市广场及交叉口街角空间,应是行人公共停留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划保障每个慢行岛至少有一个以上行人公共停留空间,主要措施是“公园拆墙透绿,广场车退人进,街角空间阻车扩容”等。

刺桐路与田淮街处,将增设一座人行天桥

《规划》提出以丰泽广场为中心,由湖心街、温陵路、津淮街和刺桐路围合而成约1.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先行打造成为适宜步行的生活片区。

打造适宜步行的生活片区,首先要解决的是车辆停放以及步行空间的延续性。对此,《规划》提出,示范片区提升规划设计,将结合近期新建的公共停车场,清理人行道违章停车,增设隔离墩等设施,隔离车辆进入,保障行人空间和行人安全。方案设计人员进一步解释称,近期示范片区新建新增的停车场,分别是丰泽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新增停车位1000个以上;泰和酒店改造,新增停车位约200个;原市财政局立体停车楼,新增停车位约120个;温陵商贸中心将新增1260个停车位。

同时,示范片区内近期丰泽街全段、田安路西段将增设隔离段;田安路东段管控停车,保障足够慢行空间,并完善津淮街、刺桐路和温陵路隔离设施的建设。

方案设计人员介绍,为加强步行的可达性,他们建议半开放大型小区和公建小区,实行管车不管人的措施,允许行人步行通过。比如,可开启丰泽小区北大门,打通周边两条支路,进行路权优化,采用东门的交通管控模式,控制机动车的出入。

对于示范片区内人行道缺失的道路,《规划》提出,可增设人行道,无条件拓宽的建议采用稳静化措施,降低机动车车速、限制车流,保障行人安全。优化行人过街设施,刺桐路与田淮街处,将增设一座行人过街天桥。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