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18岁独自来泉州 闭眼前希望再看一眼台湾亲人

海峡都市报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12月26日讯 “闭眼前希望再去台湾看一眼”,孙振生戴着老花镜,手指随纸上黑体字移动。他耳朵失聪,只能把问题写在纸上,他再答。突然,他目光定格在抽屉一角,沉默了几秒。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一张照片躺在信纸上,照片里没有主角,是一条店铺林立的街道,路牌标示“惠来街”。他二哥黄梁材住在这儿,7年前他去台湾探亲曾短暂住过,二哥怕他忘记回家的路,特意照下来。

老人拿着书信和照片,和老伴讲起难以回去的故乡

老人拿着书信和照片,和老伴讲起难以回去的故乡

18岁时,他上了一艘船,被卖到泉州,后又改了名字。1990年,他通过一位台湾人,找到了二哥。2008年,他得以重踏故土。可3年前,联系又断了。如今,85岁的他,想回去看望的愿望越发强烈。

18岁来闽

开始颠沛一生

孙振生户口本出生地一栏写着“台湾省”,籍贯写着“惠安”。村里老人都知道,他是孙家媳妇买来的养子。而他出生在台湾彰化,原名“黄火生”。1948年,18岁的黄火生高小毕业,想来大陆赚钱,没想到从踏上船的那刻开始——颠沛流离,就是一生。

下船后,他被送到泉州一个村,村里多是妇女和儿童。几经转手,台商投资区张坂镇玉塘村一户孙姓女人用一两八黄金买下他,改名“孙振生”。4个月后,养母去世。他跟着同村青年学习修鞋,认识了妻子。

“修了60年鞋,养活一家老少7口人,”孙振生戴着老花镜,弓着身子穿针引线。他耳朵不好,厝边进屋拿鞋,蹲下身,孙振生才看到,伸出手掌,5元的意思。熟人说,鞋子不要补得太结实,要不然谁来找他补鞋。他笑笑,生母说过“做人要诚实,不欺骗”。

第一份家书

父母已于上世纪60年代离世

白天忙着生计,只有梦里,他才能听见生母呼唤“黄火生”。好几次,想着亲人就在海的另一边,恨不能游过去。想念台湾亲人时,他情不自禁哼唱《雨夜花》。“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无人看见每日怨嗟,花谢落土不再回,雨无情,雨无情,无想阮的前程。”这是生母最喜欢的歌。他最怕过年,他离开台湾时,生母50多岁。“每过一年,母亲就老一岁,我怕啊!”

直到1990年,村里来了一位台湾人,本已放弃的念头重新复活。他把铭刻在心底的住址和父母、自己的姓名写在纸条上,拜托对方去打听。半年后,他收到一封台湾亲人从香港转送来的信。信封寄信人地址写着“台湾彰化县员林镇黎明里惠来街23号”。孙振生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得知父母已在上世纪60年代去世。母亲弥留之际,叮嘱家人,如果见不到他,就不拾骨。读到这里,他躲在卧室哭了许久,相处几十年的妻子,也是这天才知,丈夫出生台湾。

再次失联

二哥我还能找到你吗

2008年,在台湾亲人帮助下,他从香港中转赴台探亲。一路上,他恍恍惚惚,直到被送去彰化县员林镇二哥家里。二哥已搬到惠来街,乡下老房已不复存在。

“回来就好,”二哥握住他的手不停颤抖,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一下子没见,怎么老成这样?”他忘了自己已经78岁了,二哥还比他大一岁。父母也只剩下两座冰冷的坟墓。一个月后,孙振生回泉州。

2000年,大姐的女儿女婿还来泉州看望。可最近3年,突然联系不上。昨天,海都记者拨通信里电话号码,对方说不认识孙振生,也未听过这个名字。孙振生说,他还想趁着身体硬朗,带老伴、儿子一起去台湾找找二哥。

现在每天,他仍坚持补鞋。生意好时,一天能赚40元。他说,儿子们日子也不好过,他只想自己攒钱去台湾,希望在闭眼前,能再看一眼台湾亲人。(海都记者 花蕾 田米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