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方戏剧介绍: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南音歌剧

泉州教育网[责任编辑:卢侨生]

泉州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泉州不但是福建的“戏窝子”,也在全国戏曲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里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

一、梨园戏

泉州地方戏剧介绍: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南音歌剧

1、梨园戏剧种

十二世纪,在东南沿海一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刘文龙》等。

泉州地方戏剧介绍: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南音歌剧

下南也保存较多古代剧目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等。小梨园又称“七子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腻,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买胭脂》之类。在表演上,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贴、丑、外、末均受其严格规范。

梨园戏音乐则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既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称绝无仅有。

2、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是梨园戏硕果仅存的演出团体。1953年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为已任,在抢救、继承、发展梨园戏艺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1954年,以《陈三五娘》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荣获各项大奖,后又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彩色影片,在中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越声誉。

泉州地方戏剧介绍: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南音歌剧

1955年、1959年、1985年、1988年和1998年剧团五次晋京,先后以优秀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荣获文化部艺术局嘉奖,其中《节妇吟》荣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及“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各项奖项榜首。

1990年文化部授予“全国剧团管理先进艺术表演团体”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剧团携带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及一台传统折子戏参加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在多次省市汇演中,参演剧目均获得较高奖项。

2000年6月《皂隶与女贼》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剧团现有演职员120余人,享有高、中级职称者50多人,在近十年福建省及全国性汇演及比赛中,有40多人次获得较高奖项。

梨园新秀曾静萍,以其精美动人的表演艺术,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改革开放以来,剧团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曾先后出访日本、菲律宾、意大利、新加坡、台湾及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并与世界各国的不少文化艺术团体与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二、高甲戏

泉州地方戏剧介绍: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南音歌剧

1、泉州高甲戏剧种

高甲戏,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闽南地区,并远播到台湾和东南亚闽南人聚居之地。

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明末清初,闽南地区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乡间群众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跟在游行队伍里表演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配以锣鼓和民间曲调,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随后便有由小孩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出现,观众称它为“宋江仔”。后来逐渐为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当时叫“宋江戏”。

由于“宋江戏”只限于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来剧种的冲击,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戏,如《困河东》、《斩黄袍》,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如《孟姜女》、《杏元思钗》等。“合兴戏”的兴起和发展,受到昆腔、四平腔、徽剧、京剧的影响,深受群众喜爱。以后“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为今日的高甲戏。

高甲戏的剧目来源比较复杂,绝大部份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戈阳腔、京戏吸收过来的。初步统计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一百多个,新编的优秀剧目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笋江波》、《许仙谢医》等。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器乐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琶琵、扬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乐有百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是丑、旦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其他剧种大体相同,擅长丑角表演。仅丑行分类就有几十种之多。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高甲戏老一辈丑行演员比较有名的有柯贤溪、许仰川、施纯送等,他们精彩的表演艺术,为剧种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彩。

解放以来,高甲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闽南各市县都有专业剧团,业余剧团则遍布城乡,表演艺术更臻完美,创作、整理、新编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戏和现代戏,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演员。多次晋京汇报演出和参加福建省、晋江地区戏剧汇演,得到了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并获得了奖励。

2、泉州市高甲戏剧团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成立于1951年,30多年来,剧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获得了发展。

1954年整理传统剧目《桃花搭渡》、《扫秦》等戏,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演出奖及演员奖。1960年整理和新编《许仙谢医》、《笋江波》、《昭君出塞》、《争尸》等剧目。

1961年演出的《连升三级》,被誉为优秀讽刺喜剧,1963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的关怀和重视,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文艺界著名人士都题诗撰文,称赞高甲戏丑行表演达到“登峰造极”,比喻《连升三级》为一颗“南海明珠”。

1981年整理编写的传统剧《真假王岫》,荣获福建省创作剧目剧二等奖、演出二等奖、三个演员。

1985年,创作古装剧《颠倒乾坤》(王景贤编剧,张天平导演,王振权、颜金火、姜玉杰 、叶正明、苏仲泓作曲)参加福建省十六届戏曲会演,获剧本三等奖,蔡友辉、刘基德获演员一等奖。

1987年8月,《黄卷与蚊诗》参加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颜佩琼、刘基德获优秀演员奖;蔡友辉获表演奖。

1987年12月,传统小戏《管甫送》、《扫秦》参加福建省“水仙花”大奖赛,李珍蕊、刘基德获演员奖。

1989年2月,新编历史剧《唐宗逸事》参加市八八年度创作剧目调演,许一纬获编剧奖;杨波获导演奖;剧团获优秀演出奖;叶正萌获优秀音乐奖;佘楷模获舞台美术奖;颜佩琼、刘基德获优秀演员奖;蔡友辉获演员奖。

1990年9月,,《关化斩子》参加省18届创作剧目调演,张天鹏、林金清获剧本奖。

1991年3月,《争尸》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喜剧比赛,张伯萍获编导、音乐一等奖。

1993年10月,《大河谣》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获:优秀剧目奖(集体);许一纬获优秀编剧奖;张天鹏、张伯萍获优秀导演奖;蔡友辉、吴地四获优秀表演奖;陈靖萍、柯荣湘获表演奖;吴振世获舞美设计奖;佘楷模、陈思萱获服装设计奖;苏兆平获灯光设计奖。

1993年12月,《大河谣》参加省第19届剧目创作调演,获“特别荣誉奖”。

1994年4月,《大河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蔡友辉获“文华表演奖”;吴地四、柯荣湘、陈靖萍分别获优秀演员奖、表演奖。

1994年7月,《大河谣》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1994年11月,《大河谣》获中国剧协“曹禺文学作品奖”。

1995年3月,《大河谣》获省首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