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陈埭小学开设闽南语课 首批7000学生学说闽南话

晋江新闻网

10月中旬,陈埭教委办举行了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闽南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正式吹响了校园闽南语教学的研究号角。

据了解,参与此课题的学校包括陈埭全镇18所公办小学、晋江第五实验小学,以及陈埭阿梅中心幼儿园。本学期开学后,陈埭各小学一、二年级陆续开设闽南语课。陈埭教委办也及时编印了闽南语校本读物《阮学闽南话》,发放到各校,其中7000多名一、二年级学生更是做到人手一册。

晋江经济报 记者_陈海勇 董严军 文

我也开始学闽南语啦

我也开始学闽南语啦

有读本 入课表 外来学生说“有趣”

“汝好、逐个好、真歹势……”开学两个月,陈埭紫峰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燕已学会了不少闽南语问候语。小燕是四川人,她会说四川话、普通话,现在每周一节的闽南语课,是她最期待的课之一。

“我原来只会用闽南语讲‘屋顶’等几个词,现在又学了不少新词。”小燕觉得闽南语很好听,学起来也很有趣。课间,她经常和小伙伴比拼谁的闽南语说得好。

每天上学,小燕都会把《阮学闽南话》放书包里,没事也喜欢翻翻。这本读物共有“阮爱读册”“阮爱过节”“阮爱家乡”“阮爱自然”四个单元,内容贴近晋江本土,穿插有闽南童谣、闽南语歌曲等,再加上图文并茂,卡通风格的编排,颇能吸引学生们的目光。

“一、二年级我们是要求每周上一节闽南语课,保证在常规教学中得到落实。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开展全镇性的小学生闽南童谣、闽南讲古等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闽南语。”陈埭镇小教支部书记、教委办副主任肖子富介绍,全镇小学现有学生2.4万多人,外来学生占到84%。

溪边小学先行一步 曾推闽南语考级

早在2012年春季,陈埭溪边小学就开设了校本课程“学说闽南语”。三年来,该校的闽南语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此次全镇铺开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时,我们学校还有100多名本地生,可当家长和老师用闽南语交流时,一些本地学生却听不懂,这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看来不仅外来学生要学闽南语,本地学生也急需学习闽南语了。”全程参与这一工作的叶宝玲老师说,老师们上网查找了一些闽南童谣等资料,下载了一些闽南语教学视频(大多为厦门口音),就开始给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上课,教得比较粗糙、随意。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教学提升的需要,2013年暑假,溪边小学着手编写了《牙牙学语闽南话》上下册。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牙牙学语闽南话》还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2014年泉州市优秀校园闽南文化读物”。

记者发现,《阮学闽南话》中的期中、期末评价等就借鉴了《牙牙学语闽南话》的星级评价做法,通过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从而得出总评成绩。

有意思的是,2014年,溪边小学创新推出了闽南语等级考试,更是激起了学生学习闽南语的极大热情。“有一次,我和叔叔出去玩,碰到一个卖枇杷的老阿婆,阿婆讲闽南话,叔叔听不懂,我就用学校学到的闽南语和阿婆讲价,阿婆还多给我两个枇杷了。”溪边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思懿笑着说。

这个学期,溪边小学开始采用更规范的《阮学闽南话》,继续自己的闽南语教学探索。

拨专款 强培训 解决师资难题

叶宝玲是一名80后数学老师,教闽南语纯属个人兴趣。但这几年来,她也遇到了瓶颈——“本身闽南语水平有限,希望多得到专家的指点”。

“这个课题立项以来,受到了陈埭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镇主要领导要求将课题的实践研究作为推动广大随迁子女融入‘第二故乡’,以及区域闽南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肖子富说,教委办已经向镇政府申请课题专项资金(本年度20万元已划拨到位),该资金将用于聘请专家讲学、师资培训、编印免费校本课程等方面。

据了解,《阮学闽南话》还将继续编写第二册和第三册,并拍摄教学视频。“课题研究的周期只有二年,但这是一项值得一直做下去的工作。”肖子富认为。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