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国学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而其文化经典早已传承千年。现在,社会上又掀起一股“国学”热,私塾等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这当中有着众多家长对国学教育的期待,也给现行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泉州的国学教育是何种情景?泉州的私塾真实状况又是如何?家长、学生、专家、教育部门又是持何种态度?本期封面纵深为你探寻一二。
国学教育 其实没那么“神秘”
“国学”、“私塾”,在很多人眼中或许还是神秘的存在。传统的私塾主要从事启蒙教育,称为“蒙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识字。现在的私塾,则因为创办者目的的不同,所学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总的来看,则是以学习国学经典为主。在泉州有多少“默默”开办着的私塾或书院,里面的孩子都在学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走访1
南安一书院:每天诵古文练武术
清晨6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南安一家国学书院的学童们已经起床准备晨练并开始一天的国学学习。
这家书院有童蒙养正班和国学武术班两个班级。童蒙养正班的学生有20个,3周岁到7周岁;国学武术班有5个学生,14岁到17岁。他们有的是泉州本地人,有的来自福州甚至外省。
书院刚创办一年左右,倡导言传身教、亲子共成长,老师和家长会时常举行共修会,对传统国学的教授方式、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周一到周六上课。在未来,书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琴棋书画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知礼仪懂规矩。
学童分心
老师戒尺打背提醒
每天6点20分,学童们开始晨练,内容是少林武术。7点吃饭,8点开始上课。8点到9点是第一节课,主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9点到9点50分是大课间,包括自由活动或武术锻炼。9点50分继续上课,以《孝经》、《弟子规》为主。
上课开始后,先是10分钟的打坐。老师让童蒙养正班的小书童们都盘腿坐在坐垫上,眼睛闭上,抛却杂念静心坐着,过程中有个别孩子忍不住头扭来扭去瞧其他孩子。
10分钟后,打坐结束,第一排的学童起身到老师那领《弟子规》分发给后排学童。其中最小的是只有三周岁的开心,他沉稳地捧着书一本本分发给后排学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老师的带读下,学童们继续双腿盘坐,一手按住经书,一手指着经文,逐字逐句诵读,但声音听上去并不是很整齐。
老师走远,个别学童就停下来不读,老师走近时赶紧正襟危坐大声诵读。发现不认真诵读的学童,老师会用戒尺敲打学童后背提醒,有个学童不盘腿坐好,老师也敲打他的腿。
1小时后,诵读完《弟子规》,学童们双手捧着教材至额前,稚嫩的声音跟着老师说完“感谢圣贤书教会我……”等敬语,再由第一排学童逐个将教材收齐交还给老师。随后,学童分别向老师九十度鞠躬“老师辛苦了”,便排队走出教室。其中一个学童无法自制,在下课时尿了裤子,老师只好先带他去换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