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投放3000辆、100个站点,试运营10天已办卡6000张——
晋江公共自行车 先行一步受青睐
晋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试运营10天以来,已吸引了不少市民体验。
今日泉州网10月13日讯 10月2日,晋江市区街头出现了一排排崭新的公共自行车。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晋江公共自行车系统似乎就是瞬间出现的事物,其实,晋江市在前期下了不少工夫。
目前,全国各地有上百个城市实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我省的福州、厦门、莆田等地也在其中。
如今,在晋江的大街小巷里多了一道道“生态绿”和“闽南红”。自国庆假期,晋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试运营以来,许多晋江市民都迫不及待地体验这份“福利”,10天共办理租车卡6000多张。
骑单车出行,在晋江正渐渐成为时尚。“骑行”晋江将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对我市其他地区又有何借鉴的地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走访
市民纷纷尝“新鲜”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人流量集中的自行车租赁点十分受欢迎,不时有市民前来租车还车。一些还不清楚情况的市民忍不住好奇,上前打听起办卡和租还车的事宜。
“刚好今天有空,赶紧来图个新鲜。”昨日上午,在晋江一中附近的自行车租赁点,记者遇到了前来办卡的陈女士。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晋江一中的教师,家住世纪华庭小区,以前出行都是乘坐公交车,虽然路途不远,但总得面临等车及转车的麻烦。公共自行车系统试运营以来,她发现小区楼下刚好也有一个租赁点,如果自己骑行上下班,可以省去乘车的麻烦,又能锻炼身体。她认为,晋江推行公共自行车是一大好事,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
在晋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为排队的市民办卡。该公司经理何建东介绍,许多市民迫不及待来体验自行车出行的乐趣,国庆长假七天就办理了租车卡4000多张,目前每天仍有数百张的办理量,至今已经办了6000多张。
不少市民前来办卡
运营
半年实现调研到投用
记者从晋江市市政园林局获悉,自今年3月份,晋江市人大、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杭州、常熟、佛山、厦门等城市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并完成调研报告;5月份,制定完成晋江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一期)运营服务实施方案,并经晋江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7月份,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和采购招标;至8月初,历经近半年的工作,晋江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一期)正式进场开工。
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
据介绍,晋江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一期)采用PPP的模式建设运营,预计投资3300万元,五年运营期内,每年运营维护费用约660万元。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采取“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建设运营,即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社会资本作为投资人,投资人设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运营年限届满,所有的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无偿移交给政府。
100个站点服务30万人
晋江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作为2015年晋江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期)项目投放和建设公共自行车3000辆及相应的锁车器车柱,100处站点设备以及管理软件系统,覆盖18平方公里主城区,服务近30万人口。平均约300米就有一个租赁点,每个租赁点平均车辆数约30辆。为确保管理和安全,每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均设置视频监控,全部站点都可以实现异点还车。
据悉,(一期)项目主要以中心核心区为主,未来还将扩大到中心城区乃至市域范围,在3—5年内建设完善晋江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反映
取车还车不顺畅 回应:熟悉操作流程
记者走访中,多名体验过公共自行车的市民反映了一些意见:有的说车子太重,遇到台阶或沟坎女性不容易抬动;有的说坐垫有点高,不适合1.6米以下的人。不过,反映最多的还是借车、还车流程不熟悉。一名女孩子在大剧院想借车,使劲用力都牵不出车,结果卡住了,而她刷卡显示已借车,吓得她赶紧跑到服务中心来求助。工作人员查询发现,只是因超过30秒取车时间而被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