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9月28日讯 昨晚8点38分,在晋江安海白塔旁,传统民俗“烧塔仔”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围观。该活动由安海镇党委、政府主办。这个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的习俗,曾是闽南中秋习俗中的典型代表。从2011年中秋恢复开始,安海已连续举办5次,围观者一年比一年多。
昨晚8点,记者赶到现场时,活动现场周围已被围堵得水泄不通,还拉起了警戒线,安海消防中队、派出所民警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护秩序。站在高处望过去,岿然屹立的白塔四周,被里三圈外三圈的围观者“占领”,黑压压一片。主办方人士介绍,估计现场有上万人。
在人群中央的空地上,有6座用红砖堆砌而成的塔仔,最大的直径约2米、高约6米,几名壮汉手持火把在一旁待命。16名七八岁的男孩女孩,面向塔仔吟诵传统童谣。
“点火!”昨晚8点38分,安海镇镇长唐春晓到场指挥,并下令点火。“轰”的一声,塔仔里的稻草木柴被点燃,一阵浓烟被风吹散后,整个塔仔烧得通红。这时往火中撒盐巴,火苗瞬间蹿得老高,噼里啪啦响,火光照映在围观者的脸上。
夜色中的烧塔仔
“烧得越旺,就表示日子将越来越红火、旺气!”现场观看的70多岁高阿伯说,他小时候曾玩过,那时都是几个玩伴一起动手捡柴、砌砖,一般由最大的孩子来点火。
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介绍,中秋节安海烧塔仔习俗,最早起源于元代末期,当时在安海一带有个兵营,元兵常欺压百姓,百姓自发组织反抗,起义日期定在中秋那天,约定用砖石砌塔作为烽火台,烧火为信号。看到烽火后,四周百姓几乎同时拿起武器反抗,最终出师告捷,击败了元兵。此后,在中秋节“烧塔仔”这一习俗就流传下来了。然而,近半个世纪前,该习俗一度因故中断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1年中秋节重新恢复,到这次已是连续第五年顺利举办了。
“今后,这些传统民俗将继续举办并传承下去。”安海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张先生介绍,作为千年文化古镇,安海镇党委、政府一定将端午节水上掠鸭、中秋节烧塔仔等百年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记者 陈建辉 田米 通讯员 张贵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