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讯 (记者廖培煌 实习生彭坚林 文/图)什么是“郊商”?相信很多人闻所未闻。昨日,南安收藏爱好者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收藏了一块清朝时期泉州郊商“泰源号”的石匾和6个其他郊商的秤砣,足见当时两岸贸易往来的兴盛。
小小的秤砣能称量数吨货物
昨日上午,记者在王先生家见到了这块刻有“泰源号”三个大字的石匾。“
当时这块石匾被户主用来垫花盆。”王先生说,石匾是不久前他在安海一居民家中发现的。经测量,石匾长168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
王先生说,从石匾的规格判断,作为当时大陆与台湾往来经贸商号之一的“泰源号”建筑规模一定很大,同时也体现出了当时贸易的兴盛。
记者还见到了王先生近年来陆续从石狮市蚶江镇收集来的6个秤砣,5个为石质、1个为铁质,重量从十几斤到20斤不等,其中两个石秤砣上还清晰刻有“春源”、“泉源”字样。
“这些秤砣都是清朝时期分布在蚶江镇的‘九源十八裕’郊商用来称货物的。”王先生介绍,10公斤的秤砣在当时可以称量数吨货物,足见当时货物贸易量之大。
对此,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闽台地方史的党政办副主任李照斌介绍,1784年,清廷在蚶江设蚶江海防官署,统辖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蚶江成为祖国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码头。当时泉州有“行郊”(即今商会组织)100多个,从蚶江运货物往台湾鹿港,返程时将台湾货品运回大陆,两岸经贸往来密切,而王先生的收藏是闽台对渡史的一个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