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天“海丝”与文学有约 闽派文学前景可期

福建日报

春天,“海丝”与文学有个约会

2015春天“海丝”与文学有约 闽派文学前景可期

作家们在泉州开元寺参观。 黄燕 摄

福建日报4月7日讯(记者 陈文波 刘益清)

3月底,八闽 大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一场文学家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演。

主演的阵容堪称豪华: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担任团长,团员中有多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关仁山、陈应松、潘向黎、张楚,此外还有叶梅、施战军、邱华栋、肖克凡等国内知名作家,可谓群星闪烁。

展现在作家们眼前的场景也是精挑细选:福州闽王祠、林纾故居、琉球馆、福船文化博物馆、八闽书院、马尾造船厂、冰心文学馆、显应宫,以及泉州开元寺、清净寺、海上交通博物馆、马可·波罗出航处等多处历史人文景观。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边走边看,边拍摄边记录,独特而多元的闽文化,给他们强烈的冲击。

当文学遇上“海丝”,当作家“撞上”史迹,会迸发出怎样的创作灵感,又会给福建的文学留下什么?

1

多彩“海丝”,让人叹为观止

闽在海中,自古以来,福建就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都有福建参与的身影。直到今天,八闽大地,留存下众多丰富的“海丝”史迹,令作家们叹为观止。

在三坊七巷,在福船文化博物馆,闽人骨子里的海洋精神令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惊叹不已:“我们北方人认为海洋是天堑,而福建人却把海洋作为通向另一个未知世界的通途。我觉得闽人的血液里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这是国人文化里所缺少的。他们面对海洋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血性的张扬。”

在闽王祠,一块“乞土胜地”碑引起湖北作协副主席陈应松的注意,那是后人缅怀王审知重农教谕而立,当时每年立春,郡守都会带人来祠庙取土,捏制春牛,发动春耕。“我所理解中,这个‘土’也包括海洋,闽人心中的土是海洋。自古以来,闽人就试图征服大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陈应松说。

在泉州开元寺,不同宗教文化题材的雕刻让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惊叹不已:“这充分体现出泉州文化的多元、开放与包容,说明泉州在继承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泉州这个海丝名城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特征。”

与团里大多数“听话”的作家不同,著名作家阿来常常“掉队”,他喜欢特立独行、自顾自地观察。“文学需要细部的呈现,细节里包含更多的信息。”阿来说,他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在阿来的手机里,存着三坊七巷的马头墙、闽南的燕尾脊等细节图片。他说:“海洋文明不一定就是过去所认为的由西方人创造的,我们应该挖掘自己民族精神当中的多元价值,福建众多遗迹的存在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

不管是在福州,还是在泉州,作家一路行来,一路发现,在每个参观点,他们都认真地听取讲解,做好笔记,只字片语中,也许就有创作的灵感。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说:“中国有很多穆斯林是从泉州登岸,然后往西部走。这次趁‘海丝’采风行,回去后计划创作一部与‘海丝’背景及穆斯林生活相关的作品。”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