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石获”已存在500多年,比著名的澎湖“石沪”早200多年。
好奇是一扇窗,推开尘封的历史,往往可以看到新奇的一页。置身惠安崇武峰后海边与浪潮为伴的500多岁“石获”,被人们重新认知。12月23日、24日,本报独家对崇武峰后发现“石获”遗址进行报道。
可能“石获”被发现或者关注得较少,早前泉州乃至省内外关于“石获”的研究并不多。在我国台湾省澎湖,迄今发现有400多口“石获”(“石沪”)。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了台湾省澎湖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主任李明儒教授。
“石获”为“石沪”叫法有渊源
得知泉州惠安崇武发现500多年的“石获”,李明儒非常兴奋。
澎湖有众多的“石沪”。10多年前,他便开始对“石沪”进行研究。6年前,他更是带领澎湖石沪研究团队,踏足澎湖、台湾岛乃至祖国大陆,通过卫星影像、实地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对“石沪”进行专项研究。
“泉州的‘石获’就是澎湖所称的‘石沪’。”李明儒的看法与之前本报报道的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等人的看法一致。
“获”与“沪”、“护”闽南语发音一样,“获”有获得、捕获之意,“沪”除了用作地名外,还有用“竹、木等拦截水流形成陆地”之意,“护”则为守护,“石护”可以理解为用筑石守护海边建筑。
泉州移民传播“石沪”技艺
李明儒说,闽南地区先民大多从中原河洛地区而来,在迁徙到蛮荒的东南沿海后,自己在内河的渔业捕捞技术,逐渐与当地的南岛夷族融合,形成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技艺。
澎湖在古代大抵为驻军要塞,明朝以来,闽南地区尤其是泉州、漳州的民众漂洋过海到澎湖,甚至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移民至台湾地区,甚至远至印度、非洲。在迁徙的同时,他们带去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艺,“鱼沪”(后称“石沪”、“石获”)技艺就是其中较为原始的海耕方式。
李明儒对于“石沪”在文献中的资料留存颇为留意。近年来,他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但发现明代以前对此少有记录。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的《台湾府志》,记载了澎湖‘石沪’。”李明儒说,当时澎湖已经有大量的住民,官府对当时澎湖所有的20口“石沪”开征赋税,这就留下了相应的文字记录。而这些文字,也是目前他所了解到的最早关于“石沪”、“石获”的文字记载。
获悉崇武陈氏族谱中曾明确地记载一场500多年前的官司中便有建造“石获”的信息,李明儒希望记者把相关资料发邮件给他。“契约、诉讼记录准确度较高。”李明儒更加肯定他早前的推断,“澎湖、台湾岛的‘石沪’最可能就是先民们从泉州一带传播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