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系列活动将于11月25日至12月5日举行,作为艺术节期间文化惠民演出的重头戏——《丝海梦寻》定于27日晚7点30分在泉州影剧院上演。
第一幕《受命远航》剧照(陈秋平 摄)
那么,《丝海梦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主创及演员阵容如何?舞台灯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泉州故事 两代人的“丝海之梦”
这是一个发生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故事:
八百年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活跃着一支“通远舟师”。这一天,船长阿海迎来儿子的百日庆生。沉浸在幸福中的阿海受命远航波斯去开拓新的航线。临别时,妻子桐花把心爱的洞箫交给了夫君,愿它陪伴阿海一路扬帆……
漫漫征途中,船队遭遇风暴袭击,为保护波斯王子哈马迪和船上的生命财产,阿海不幸遇难。十几年后,阿海的儿子小海已长大成人。他立志继承父业,当一名出色的水手,可却遭到母亲的阻拦。
此时,波斯王子哈马迪再次来到刺桐港。见箫如见人,十几年前的故事再现了。阿海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打动桐花,她毅然决然地为小海穿上阿海的水手号衣,期待着新一代刺桐人为圆父辈的梦,把海上丝路延伸下去。
泉州元素 南音乐器洞箫贯穿全剧
既然是讲述在泉州发生的故事,在舞剧中,泉州元素必不可少。据了解,《丝海梦寻》是根据福建省歌舞剧院22年前创作的舞剧《丝海箫音》重新创排的,其中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乐器洞箫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
除了洞箫以外,市民还能在舞台上发现不少泉州元素:人物不仅有惠安女、“火鼎公婆”、高甲戏中的丑婆、提线木偶等,舞蹈上也融入了拍胸舞、滚元宵舞以及闽南木凳舞等传统舞蹈。该剧总导演邢时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代惠安女的形象很美,我想让惠安女的舞蹈穿越到宋代。”
另外,《丝海梦寻》还在舞台上重现了当年泉州港“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邢时苗说:“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友善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已经深植人心,外来者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