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朋友圈热帖变形记 网友刷屏不妨“求真相”

东南网

揭秘朋友圈

东南网9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淑芳 李秋云 实习生 王菁璟 编辑:杨炯 王芳 视觉:张娟 龚长旺)微信有个朋友圈,朋友圈文章五花八门。你和你的亲朋转发过吗?它们到底可信不可信?有些帖子是不是有幕后推手?

先说一个段子:媒体人安替去年为财新《新世纪》写专栏,题为《关于贫穷和拖延的天才发现》,这条政经大稿,传播效果平平。时隔一年,这篇文章被微信朋友圈的公众大号发现,将标题改为《哈佛教授:长期太累或太穷会变傻x》,很快在朋友圈发酵,获得上百万的阅读量。

当然,熟知朋友圈的人,更多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还有各种代购、奢侈品白菜价甩卖、真假难辨的新闻,以及关于“马云说”的励志帖。

是的,朋友圈已经成了一个怪诞的圈子,虽名为“朋友的圈子”,却时常被称不上是“朋友”的账号刷屏,而且大多数的内容都与自己无关,甚至会成为一个假货泛滥的营销天堂。

当然,营销并没什么不好。社会不可能脱离商业,信息最欢迎有效传播,如果还能再带点正能量,那更是极好不过了。“朋友圈”嘛,顾名思义,朋友带来的是分享、交流与互助。营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是朋友之间的黏合剂。

可伴随着各种广告推销、似是而非的养生秘笈、真假难辨的爱心传递、陈年腐月的心灵鸡汤、检验朋友的集赞活动、故弄玄虚的企宣文案渗入,模糊了你双眼的,不再是朋友间曾经最打动人心的温情与暖意,而是,你需要擦擦镜片了,打起精神分辨一下真假吧——“朋友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仅3年多时间,微信变成了6亿用户热衷的大众平台。面对如此炙手可热的信息传播渠道,攒粉就是攒身价,无论是谁都想分一杯羹,企业商家自不必说,推销无孔不入。

朋友圈变味了。

腾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去年开始清理营销类公众账号之后,现在又把矛头指向了朋友圈里的个人营销账号。采访中,腾讯公司严肃地答复海都记者:朋友圈是一个“生活分享平台”,绝不是营销平台。

上月,国信办也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被网民简称为“微信十条”),至少展示出官方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正面态度:要使“微信”走出“虚拟世界”,最大限度堵住传谣造谣等违法违规行为传播的漏洞。

我们推出这期深读,是想说,“朋友圈”也有很多大众看不见的秘密,尤其是一些草根的公众号大号。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是在依托新媒体技术建立起来的虚拟平台里,人性依旧。如果你无法屏蔽,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保持一份鉴别力,去伪存真。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