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玲和她收藏的粮票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9月17日讯 粮票的出现、存在及消失,是新中国发展过程中一段票证年代中的特殊记忆。
从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到1993年粮油商品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正式被废止,作为中国长达38年“票证经济”典型代表的粮票,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
49岁的黄雅玲出生在粮食世家,目前是南安市粮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她自小的记忆里,那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印制精美的粮票是吃饭和购买东西的重要凭证,地位“尊贵”。
收集粮票,对黄雅玲来说,原本只是工作上的接触,后来竟慢慢变成了一种爱好,而且,再也放不下。如今,她收藏的粮票已有上万张,见证了那段特殊的票证岁月。
有人说,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舌尖上的粮票
和那个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人一样,对粮票的回忆是“爱恨交织”。爱的是,有了粮票就可以买到在当时堪比奢侈品的糖果、面包。
1965年出生的黄雅玲和那个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人一样,对粮票的回忆是“爱恨交织”。爱的是,有了粮票就可以买到在当时堪比奢侈品的糖果、面包;恨的是,家里粮票“挣”得少,总是填不饱肚子,想留些富余去换东西,那更是难上加难。
比别的小伙伴幸福的是,黄雅玲的外公在菲律宾、伯父在马来西亚打拼,所以,她家还有一个特殊的粮票——侨汇券。有了这些侨汇券,就能买许多别人买不到的东西。工业品、水产品、干果票、烟酒……种类繁多。她还记得南安的华侨友店,这是专门供华侨及侨眷买东西的商店。1986年,她结婚时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大件,就是凭侨汇券买的。
当时,与居民相比,农村实行的是公分制,没有粮票。唯一和他们有关的就是奖售粮票,这是国家收购公粮后奖励给农民的,可以凭票到粮店以5角至1元不等的平价买到一些粮。所以,“找居民结婚,吃饭有保障”,成了当年最流行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