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日山祈风仪典 寻找“活的海丝”(图)

泉州晚报

一座山

九日山上寻找“活的海丝

孙秀锦一遍遍从九日山上的石刻里寻找有关祈风的记载

孙秀锦一遍遍从九日山上的石刻里寻找有关祈风的记载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8月13日讯 2003年到2007年,泉州丰州九日山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孙秀锦几乎天天将大半时间都泡在山上,觉得“清晨的空气都是甜的”。她将山上的摩崖石刻逐一拍下照片,回家后对照着整理出文字,并详细释义。

坚持如此繁芜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解“祈风”。这种在历史上持续了近两百年的官方祈福仪式,消失了七百多年后,在孙秀锦有意识的整理下,“套式”又逐渐清晰了起来。作为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位九日山祈风仪典的传承人希望,有一天,这里能真正恢复起“冬春两祭”的仪式,虽然鸥鹭掠过风帆的大航海场景在金鸡港已无法再现,可作为“海丝”印记之一,至少能让这一盛典,依旧“活”在泉州人的眼前。

石头里的

秘密

九日山上共13方有日期纪年的祈风石刻,里面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连续拍了五年的石头照,孙秀锦已经是“出口成章”。比如,山上最早的一方祈风石刻,立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石头上用描红的隶书写道:泉州市市舶司提举虞仲房等人操办了祈风仪典。还有一些石刻提到,南宋泉州太守主持仪式、官员集体出席活动;或记载“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等。

最晚的一方祈风石刻撰于咸淳丙寅年(1266年)冬至后,正值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之际,尊重民意,朝廷还在坚持祈风。文字里,官员们对当日阳光明媚、溪流与山景之优美做了好一番抒情。

站在九日山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下,孙秀锦感叹,多亏了泉州古代官员文人有在石头上“写笔记”的风雅习惯,这才使得祈风史料有铁一般的证据。鉴于全国绝无仅有的航海摩崖石刻就在泉州,1988年,国务院将九日山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仪典中的

讲究

铁证虽有,但仪典谁都没见过,志书也没有详细记述。因为祈风源自民间需求,可以肯定的是,官方仪典其实还是脱胎于民间的祭祀传统典制。通过热心人介绍,孙秀锦在道教世家的第四代传人赖传义那里找到了依据。将其祖上传下来的法会仪典套式,再结合石刻、史料等各种文字铁证,初步推证出了九日山祈风仪典的“科仪”。

大致为:在九日山前搭起五米高的祭坛,祭坛分三层,内可容纳六七十人。主祭在上层;太守等官员分为四方阵在中间一层;其余道士在第三层,一般百姓在祭坛外围烧香祭拜。祭祀事宜完毕,官员们要登览九日山,并泛舟金溪。

赖传义说,道教仪式中,祈风和祈雨都有类似的套式。宋代以来,每年上半年的阴历夏四月间为回舶祈风(如果有西南风,更有利于船只回到泉州港);下半年多在冬十、十一月,为遣舶祈风(盼望来一阵西北风,将船只遣出泉州港。

传承人的

心愿

有人会问,古港里不再商船济济,祈风仪式岂不是虚设?孙秀锦说,祈风是“海丝”印记之一,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让它继续“活”着呢?

事实上,古代祈风仪典并非只存在泉州,其他著名的大港口也都有之,且范式多样、多变。比如广州,作为唐宋时期重要的贸易港口,史料里就有伊斯兰教徒在广州怀圣寺祈风的记载。即使在泉州,祈风地点也不是只有九日山。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还曾去泉州灵山圣墓行香,并到天妃宫祈求妈祖保佑航海平安。

继上述“科仪”找到之后,泉郡昭惠庙曾参照举办了几场“祈风仪典(祈福法会)”,部分再现了宋代昭惠庙祈风仪典盛况。在丰州当地,还多次举办了祈风乐舞表演,现代男女着古装,扮成古代官员、外国友人,在昭惠庙、延福寺前行祭拜之礼。不过,由于条件限制,孙秀锦至今仍没有等到一次能将祈风仪典完整重现的机会,她有个心愿,有机会的话,能亲自促成“冬春两祭”的盛景再现。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