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的“新丝路”:传统产业再升级(组图)

今日中国

明代的“坐岩观音”、清代的“青花瓷”、民国的“瓷梅花”,5000多件做工精美的陶瓷作品陈列在德化陶瓷博物馆里,仿佛在诉说着当地陶瓷业的发展史。

作为古代“海丝”的重要物质载体,陶瓷产业发展在泉州由来已久。据学者研究,10-14世纪德化县窑址遍布,迄今已发现外销窑址185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这也印证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陶瓷之路。

南海一号船型城雕 图/陈志明

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而得名。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的屈斗宫古窑址,长达150多米的宋元古窑反映了当地陶瓷业曾经的辉煌。这里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从宋代开始,德化陶瓷大量外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产品。

历经千年风霜,时至今日的瓷都德化古瓷依然瓷韵飘逸。

悠久的制瓷历史

“作为民窑典型代表的德化窑,在中国民窑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说,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印纹陶的制作,考古工作者曾在城区丁溪村的云尾山、牛尾寨、四埔山等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乡下的后坪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采集到石斧、石矛和印纹陶片。

讲解员告诉记者,唐末五代,在德化三班、泗滨村一带,制瓷业就已比较发达。据《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记载:其开基祖教先公居河南,于唐代到德化县,其第五子文丽公得中明经博士,第七子颜仁郁初举进士,文丽公子化綵举国子博士及第,绘“梅岭图”,并著有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

德化外销瓷开始于宋代,是因为当时福建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非常发达。1932年,冯和法在《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状况》一文中提到:“宋末,荷兰人从福建(主要应指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盛赞德化的瓷器:“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1292年,马可·波罗归国时,从福建带回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尼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于是,又有了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的说法。

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的叶文程老先生说:“明代时期,由于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瓷器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畅销商品,特别是永乐、宣德年间。1685年,英国派遣了商船‘中国商人’号到达福建厦门,第一次大批运载了德化瓷等物品回国。当时在厦门的欧洲商人,特别是法国人把德化瓷介绍到欧洲,使欧洲熟悉德化瓷器并仿制德化瓷器。”

德化瓷进入欧洲后,立即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地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据说1607年法国太子用一只中国瓷碗喝肉汤,在当时,只有国王和贵族才买得起瓷器这样的贵重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贸易从零起步,逐渐恢复和发展。1952年,德化县供销社开始收购陶瓷器,销往国内市场。1955年,德化陶瓷恢复出口,主要产品为日用瓷。”讲解员说。

“20世纪80年代后,德化陶瓷出口进人历史辉煌时期,德化企业家走出国门,引进西洋工艺瓷样品投入生产,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贸易量迅速增加,呈跨越式发展。”

资料显示,1980年,德化陶瓷出口额为1521万元,1990年达6500万元,1995年达6.5亿元,2013年,德化县陶瓷产值150.12亿元,比2012年增长20.7%;出口交货值106亿元,增长19.0%,其中自营出口2.12亿美元,增长5.29%。德化拥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出口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陶瓷等产业格局,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县于2011年10月17日被商务部授予“国家陶瓷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