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故事:父子78年心血 共著一本书(图)

东南网

海丝故事NO.1 一本书

78年心血 父子共著一本书

泉州十大“海丝故事”:父子78年心血 共著一本书

海交馆里不少宗教石刻都是吴氏父子捐献的,

图为2013年10月19日,12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参观宗教石刻

有这样一本书,它曾引起海内外学者乃至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1957年,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时,特意带走了8本。

这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书,它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宗教、艺术、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来外国人在泉州一带的活动,提供了极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泉州作为古代东方最大商港的特殊风采。

这还是一本令人扼腕感慨的书。始作者为编这一本书,耗尽了一生的心血,蒙受了一身的苦痛;他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尝到功成的喜悦,却带着无尽的遗憾,于1969年悄然辞世。

这本书,名为《泉州宗教石刻》,被誉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典范”。书上印着两位作者:吴文良和吴幼雄。

他们是父子。完成这本书,他们一共用了78年。

石刻考古 见证千年外交史

泉州市区县后街彩笔巷,顺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过去,就是吴幼雄的家。厚重的大门,为整座宅子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和大多数泉州人一样,吴幼雄的待客之道是泡茶,烧水的壶就放在手边的窗台上,窗台石是一块墓碑。

吴幼雄已经习惯了客人们惊讶的眼神,他站起身,介绍客厅的大门。大门的石柱,由三块不同的石头拼接而成。最下方是印度教石刻,中间是佛教石刻,最上方又是印度教石刻。整座房子,凝结了他和父亲吴文良一生的心血。

吴文良,泉州市著名的宗教石刻考古专家。如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数百方宗教石刻,大多是吴文良捐赠的,是泉州一千多年对外交流史的重要见证。

如,1946年,吴文良从石匠店抢救出的一方古拉丁文字墓碑,不仅见证了元代泉州有天主教,而且至少有两座天主教堂,为元代泉州与欧洲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物证。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