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测试运行 被称"泉州第一眼"

东南早报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测试运行 被称

位于紫帽山的雷达塔楼还没完全竣工

被气象专家称为“泉州第一眼”

被气象专家称为“泉州第一眼”的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日前进入测试运行阶段,并于6月份开始测试运行探测天气,今后气象人可以更容易把握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行踪”。昨日记者走进这个泉州版的“东方明珠”,探秘它是如何做到对灾害天气早知道的。

塔身呈刺桐花造型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紫帽山,雷达塔楼还没完全竣工,塔楼外围仍有建筑支架,虽然还是毛坯,但遥望整体颇为壮观。

据了解,紫帽山雷达站位于海拔452米的紫帽山次峰,投资41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雷达塔楼高79.7米,加上天线,总塔高90.9米。这座雷达塔以泉州市花刺桐花为设计灵感,在矩形塔楼的基础上,顶部逐渐扩张,结合建筑物舒张的弧线,加以竖向线条的开窗、凹凸等设计手法,使建成后的塔楼形如刺桐花瓣,配上楼顶的球形雷达系统,犹如泉州版的“东方明珠”。

六分钟发送一次数据

昨天由于是台风天,工地的电梯无法运行,为了一睹泉州版的“东方明珠”芳容,记者爬上15楼,走进紫帽山雷达站的核心部位——雷达机房。在雷达站最顶端的“明珠”内,直径8.54米的雷达天线已安装完毕并开始运行。

记者看到,房内配有发射器、接收器、配电系统、伺服系统(天线)等。“这些发送机、接收机等设备,算是整个雷达站的心脏。”泉州市气象局信息网络与气象装备保障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小杜说。

小杜介绍,雷达开机运行后,将按照设定的体扫模式进行探测。天线360度旋转,6分钟完成一个体扫,最大探测半径达460公里。“可以探测到汕头、建瓯等地,连台湾北部的天气情况也可以探测到。”小杜说,接收系统会先给发射机一个发射电磁波的指令信号,发射机将按照指令信号将电磁波通过雷达天线发射出去,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云层中的水粒子后反射回来,天线捕捉后接收机将其记录下来,继而经过一些专业软件系统将其处理形成一些气象产品,包括基本反射率、基本速度以及基本谱宽等等,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而这些产品将会发送给泉州气象台,为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据悉,该雷达系统能生成88种气象产品,而较常用的有21种。

填补泉州气象的空白

“泉州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雷达系统对于监测台风非常有帮助。”小杜说,雷达站可全方位探测泉州区域的风云变幻,对台风及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可提前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科学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前泉州没有自己的气象雷达站,因为泉州离厦门近,天气预报的基础数据基本来源于厦门雷达站。”小杜说,现在紫帽山雷达站弥补了20多年来的空白。目前福建省已在福州、厦门、龙岩、南平和三明等地安装了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是第6部,届时将与上述5部雷达系统组网运行,并与中央气象雷达并网拼图,对气象信息进行立体成像,提高对东南沿海台风暴雨的监测预警能力。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