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考察厦门三安光电公司。记者张永定 摄
三安光电以打造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企业为己任,申请及拥有各类专利技术630余件。
张高丽进车间了解生产流程,到展示厅察看产品展示。“我们生产的多结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于空间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你们做得很好。这样的企业多一些,福建的产业结构就会提升到新的水平。”张高丽很高兴。他勉励企业瞄准市场方向,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化,努力创建国际一流企业。
在科立视材料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张高丽强调,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引进和产业化,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
在奔驰汽车和东南汽车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18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年产值近300亿元,一个汽车产业集群正在闽侯青口崛起。察看生产流水线,登上新下线的奔驰商务车,张高丽为福建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感到欣慰。
在福清核电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抓紧调试,1号机组即将于今年9月建成投产。张高丽与建设者们一一握手,感谢大家付出的艰辛努力,希望大家精细操作,确保机组安全投产运营,造福福建人民。
一路上,谈科学发展、议加快发展,张高丽言之切切。他希望福建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福建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规划、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增长极、增长点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使之成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
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走进泉州港后渚作业区,海风猎猎,作业繁忙。“港口泊位有几个、以什么货物为主、年吞吐量有多少?”在码头上,张高丽问得十分仔细。得知泉州港开辟了两岸三地国际集装箱航线和多个沿海港口国内集装箱航线,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0万吨时,张高丽很高兴。
站在泉州港的地图前,晋江海边出生的张高丽如数家珍: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金井湾……他顺着海岸线一一指出。从福建沿海出海的华侨华人遍布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福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间地缘相近、习俗相似、文化趋同,民间交流量大面广……谈起福建对外开放优势,他十分熟悉。
“福建有3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湾多水深、港口条件好,海上航路四通八达、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张高丽说,福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由南向北,动车飞驰。摊开福建交通路网图,张高丽与交通部、铁路总公司和福建省的负责同志现场研究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加快福建发展,首要的是要搞好基础设施。”“要加快铁路、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运输通道和节点建设,完善福建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运输大通道。”
“要抓紧遴选一批基础好、可行性强、见效快的基础设施项目,看准的可以优先推进实施,充分发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益。”
……
窗外花团锦簇,车内讨论热烈。
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到构筑对外开放通道,从发展海洋经济到深化周边经贸合作,张高丽希望福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体现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与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动福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