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泉州市将放流苗种5亿尾 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泉州晚报

近日,近百万尾体长5厘米以上的黄鳍鲷苗种被放流在湄洲湾泉港区南埔镇海域。此次放流的苗种数量多、规格大、体质健壮,预计放流后有较高的成活率。 (谢曦 摄)

长期以来,泉州市自然水域渔业资源日趋减少,群众对保护渔业资源的呼声日益强烈。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把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促进海洋渔业资源恢复增长列为“立即改”项目,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

据悉,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于改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增长、增加渔民经济收入、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泉州市首次尝试以社会捐资的形式助力增殖放流,筹集社会企业捐资200万元,共计划投入增殖放流资金428万元,放流各类鱼、虾、鲎苗种数量逾5亿尾(只),为泉州市历年来放流苗种数量、金额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在严格落实伏季休渔的同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网具行动,全面清理近海滩涂上的“迷魂网”、“绝户网”等非法网具和渔船上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并加大对电炸毒鱼非法作业的打击力度。近三年全市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500万元,放流各类苗种近5亿尾(只)。随着去年惠安大港湾人工鱼礁的建成,泉州市首个“海洋牧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将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