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官桥岭兜村盘活土地 发展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东南网

南安商报讯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官桥镇岭兜村自去年9月被定为市重点帮扶村以来,在帮扶挂钩单位以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多方促发展,多元增收入。据统计,2012年村财收入仅2万元,帮扶以来村财收入已达15万元。

盘活土地 增加村民收入

张顺安是岭兜村山兠的一个普通村民,今年61岁,在一家工厂做保安。

未到工厂打工之前,张顺安一家四口都守着“一亩三分地”,好的年份也就收入近万元。2010年开始,他应聘到一家工厂当保安,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一年下来,他一个人就能赚2万多元。

家里闲下来的农田也给他带来了一笔额外收入。从2013年开始,岭兜村山兠的村民集体将闲置的农田成片租给种植户进行大棚种植蔬菜,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500-600元的租金。

岭兜村村支书张加声说,村里大部分村民都以打工为生,农田地抛荒严重。为盘活土地,去年,村里主动联系了一些大棚菜种植大户,将闲置的农田地租给他们经营,再将租金分发到各个村民手中。

“目前,村里共盘活了60多亩农田。”张加声说,大棚菜种植基地也解决了村里部分中老年人的工作。部分村民受雇于大棚种植基地,每小时8元。“到采收季节,基地经常需要雇用10多个村民。”

村财增收 改善村容村貌

走在岭兜村村道上,路面整洁,两侧的垃圾桶摆放有序。很难想象以前这里垃圾成堆,蚊虫满天飞。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确实是‘翻天覆地’。”张顺安说,以前村里无固定的垃圾倒放场地,村民就随地扔垃圾。现在好了,平均几户人家就有一个垃圾桶,村民也都自觉将垃圾放进里面,村里的环境卫生明显好了很多。

“这主要得益于村里工业园区的发展。”张加声说,去年以来,村里通过发动乡贤回归创业等形式,大力开展招商选资活动,引进一些环保型企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通过将工业区用地租赁给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劳动就业。

岭兜村现有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2276户7689人。此外,该村拥有官桥镇最大的工业园区,外来人口有8000多人。

张加声说,他们利用去年召开“一事一议”会议之际,向村民收取每年每人20元的卫生费用,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一对一进行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此外,还加快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配齐垃圾箱80个、新建垃圾池2个,环卫车5辆,每天清运垃圾2次。

修路架灯 发展旅游产业

每天吃完晚饭,张顺安都习惯和妻子一起到石室岩景区散步。

对岭兜村村民来说,石室岩景区四面环山,林木繁茂,石室天成,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个散步的好去处。

“过去村路泥泞,不仅影响了村民的出行,也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张加声说,为改善这一现状,去年底,村里投资150多万元将三条道路提级改造。目前,新建南官公路通往关公寨和通往石室岩的两条路已改造完成,总长约2.34公里,桥头自然村道路近期将动工改造。此外,村里还对景区内沿途两侧山体进行绿化,并架设两侧的路灯。未来,景区还将添置革命历史陈列室、寺庙、游客接待中心。

据悉,石室岩是中共晋南中心县委诞生地,关公寨是1937年中共闽中特委抗日救亡运动基地,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后这里还要修建木栈道。”张加声指着一处山林说,岭兜村中心村以工业园区为主,村民的休闲配套设施基本上是空白。修建石室岩、关公寨等景区,在打造岭兜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带动附属产业发展,增加村民多元化收入的同时,也弥补了村民“休闲无去处”的空白,可谓达到“双赢”。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