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奋山带记者来到男生宿舍,满满的一间,上铺基本上都睡三个人
蔡奋山(左)在海地维和
早上6点,孩子们在食堂外打水洗脸
三层的是前年翻建的教学楼,两层旧楼则改作学前班和食堂宿舍
灿艺回家还要带弟弟
【开栏语】
希望开始的地方
还记得,大田县36万斤莴笋滞销,有一个人积极奔走,最终使莴笋销售一空?还记得,德化癌症夫妻绝望无助时,有一个人求助海都报,最终捐款30多万?
这两个人,都是省级驻村书记。今年4月,省委组织部选派新一批驻村书记。到泉州的共10人,均在安溪、永春、德化的边远农村。驻村书记带来新气象,这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他们和他们的工作。
今天,本报推出《驻村书记的心头事》系列报道。关注驻村书记,是因为他们带着任务,带着资源,是民富村强希望开始的地方。关注驻村书记的心头事,是希望一起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难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是“富强”。干部的鞭策砥砺,才能让农村更富强。这一价值观还包括“友善”,也希望更多读者、各界人士能八方支援,传递友善,传递希望,助力梦想。
核心提示
在偏远的安溪县祥华珍山村,一个城里来的中年人,想要为村里的孩子们修个大食堂、大宿舍。
他是现任的珍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蔡奋山。戴着眼镜,外表斯文,难以让人联想到他曾是一名联合国维和警察。
40多天前,他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离开在福州的办公室,驻点珍山村3年。
驻村这些天,他被小学的校舍食宿条件震惊了:一间和灶台合在一起的餐厅,90多名孩子只能站着吃饭;住宿更是拥挤,55名男生女生挤在一间教室睡觉,1.2米宽的床要挤3个孩子,稍一翻身就会掉在地板上。
眼下资金缺乏,蔡奋山要实现这个梦想,也许比在世界上最贫困、最落后的海地维和,还要困难。
【进村】
驻村40多天春雨没完没了
“我上过你们海都报的失联名单。”一周前的第一次见面,蔡奋山这句话,让记者吃了一惊。
原来,2007年到2010年,蔡奋山两次随公安部维和警察部队赴岛国海地执行任务,担任防暴队后勤联络官,分别呆了9个月和11个月。2010年初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地震时,蔡奋山临时因任务改变呆在营地,而去执行任务的8名中国战友牺牲,蔡奋山也一度被报道失联,直到4天后才与国内取得联系。
去年7月,蔡奋山转业到省审计厅人事处。经历疟疾、暴动甚至死亡的蔡奋山,发现自己坐不惯办公室。今年3月,省委组织部派选干部驻村扶贫,蔡奋山立马报名。“在基层呆惯了,一有锻炼的机会就想往前冲”,蔡奋山告诉妻子:“在海地投资就像水洒进沙漠,人们还不停救济,珍山村再穷,总比海地强,我相信能改变。”
4月11日,蔡奋山第一次进珍山村。当兵出身的他先“征服”了16公里多的曲折山路,没晕没吐。
一路盘山而上,海拔升到800多米。一排排茶树映入眼帘,清新空气扑鼻而来,“这3年下来,肯定又洗肺又洗心”,蔡奋山感慨。车子开到村部,蔡奋山下车看到田里也种满茶树丛,惊讶地问:“田里不种菜、不种水稻吗?”
“十几年前都改种茶了。”村长陈锦山说,珍山村563户人,几乎都以种茶为生。望着满眼的茶树,蔡奋山也明白这里为什么会穷,“种茶终归是靠天吃饭”。
老天不是总靠得住的。驻村的这40多天,春雨没完没了,下得村民心里阴沉沉的——春茶要减产近半了,雨要是再这么下下去,就没法给孩子交饭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