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木偶手势,手指要跟压腿一样压成90度
先吸一口烟,再通过塑料管吹到前台木偶手里的烟斗上去
几个女同学手举木偶头练习
媒婆转花巾练了好几个月
演员自己动手缝补、调整掌中木偶
掌中木偶戏《古城惠安女》有15个角色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5月15日讯 人人心中都藏有一颗童心,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木偶戏能同时虏获老中少欢喜的原因。
今天,我们掀开偶人幕帘,走近一群80后木偶表演者,近距离观看这门艺术背后更真实的一面。
他们一共11人,是2004届泉州艺校木偶班同班同学,毕业后一起到惠安县掌中木偶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他们遇到了一个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
因为历史原因,木偶戏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过剧本、演出和人才的断层。面对新的时代格局和观众,文化传承面临更多挑战,但也给予这群充满活力与勇气的演员,更大的表现空间。
下月初,他们将赴四川南充,参加中国亚太地区木偶联合会木偶皮影艺术周活动,进行新剧《古城惠安女》首演。
这是该中心斥资30万元重新改编打造的精品剧目,从编剧、导演、背景音乐、木偶道具、唱腔、动作等方面,试图寻找一个更贴合时代的表现形式。
这11名同班同学,仅1人曾退出,因不舍又回归,其余10人一路坚守。他们希望,尽自己所学,让大家看到传统艺术不一样的新尝试。
颜福安是他们当中一员,也是该中心主任。他对这部新剧寄予更切实际的希望——将观众往年轻化群体的方向引导。
首演结束后,该中心每年还将对外公益演出20场。
背景
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研究会会长陈日升介绍,1990年,他曾做过调查,全市共有60多个掌中木偶剧团,全都是民间组织,这说明,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近几年来,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但这些民间团体的生存条件不是很好,只剩下10多个团。究其原因,大部分剧团是家传式,人才断层及市场盈利问题是关键因素。这些年,他们也做了不少努力,民间布袋戏邀请已经持续到第七届。政府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整体影响力出现复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