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造“海丝”先行区 已征集建设项目48个

新华网

新华网福州5月10日电 在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福建泉州德化的屈斗宫古窑址,长达50多米的宋元古窑诉说着当地陶瓷业曾经的辉煌。这里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从宋代开始,德化陶瓷大量外销东南亚、中东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产品。【新华社关注泉州海丝文化:父子俩的“宗教石刻”情

走进今日的德化,陶瓷业蓬勃发展,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德化仍然是中国重要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陶瓷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曾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辉煌不能只停留在文化遗址上,我们当地的企业家更是要找准国际市场需求,让更多今日的陶瓷也走向国际市场。”福建泉州顺美集团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

在德化顺美文化生活馆国际文化区,记者看到,传统手工陶瓷制作工艺和现代西洋工艺巧妙结合,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都融入到了一件件精致的陶瓷艺术品中。这些产品,远销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鹏飞说,去年公司产值5个多亿,其中80%以上为出口,2000年公司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希望能有效与海外客人沟通交流并研发新产品,让产品更加国际化,开拓外销市场。

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开放格局给当地注入源远流长的商业活力,形成一代又一代爱拼敢赢的企业家群体,他们积极推动泉州与海丝国家及地区的双向投资贸易往来。

来自泉州市的数字显示,去年泉州进出口总额达291亿美元,其中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占52%。

依托当地独特的经贸、港口和人文优势,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城市之一,泉州正在打造“海丝”先行区。郑鹏飞说,这将为企业“走出去”带来更多的商机。

目前,泉州市已初步征集融入海丝建设项目48个,并将着手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开始先行先试。这些项目包括“中国——沙特阿拉伯”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中兴海丝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产业合作项目,还包括新建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等文化建设项目,以及中国泉州港与沙特阿拉伯达曼港缔结友好港口等交流合作项目。

经济贸易活动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泉州将推出一系列措施促进地区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立更加开放的双向投资服务机制,并推动政府服务环境的国际化,让通关模式更加便利,在涉外金融领域先行先试,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同时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措施。

拥有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是泉州市的宝贵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泉州,正在打造“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并计划拓展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让这些文化遗存能展示出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

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也将推出举措鼓励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到泉州投资建设港口码头,航运企业在泉州港开通与“海丝”国家之间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同时还将泉州建设成为内陆地区接驳“海丝”航线的重要出海通道。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791万人,其中90%侨居东南亚等海丝沿途国家。泉州将发挥其与东南亚华裔血缘关系密切、族群往来频繁等优势,探索设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南洋华人的精神家园。

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说,泉州将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先行先试,担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扩大“海丝”多元文化交流,构建面向“海丝”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海丝”沟通协作平台。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