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泰提督府,周边环境已修整,显得不那么杂乱无章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5月9日讯 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今年2月入围第6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普查,她有67座明清建筑,现存27座。这些古民居自是雕龙画栋,姿态万千,但令记者更感兴趣的,是这个村的“邹鲁之名”。
600多年的历史中,这个村入仕为官者几乎没断过。大约610年前,贵族刘宗孔携家眷定居,族人官拜将军、提督,十多代后人都有人为官;清乾隆年间,当地“土财主”刘百万在村里兴办教育;清末更出现“一门三进士”的盛况。
目前,泉港区政府首拨100万元用于整修这批承载历史的古民居,刘开泰提督府被列入前期修复名单,年底前有望完成。
贵族后代人才辈出
迈入土坑村,就是熟悉的闽南红。在这片古民居中,祖祠里牌匾满堂,乡村中旗杆林立,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根据记载,大约610年前,明朝发生靖难之变,给事中陈继之抗节,居于莆田秀屿的贵族刘宗孔,因族人与陈联姻,恐遭株连,后迁移至土坑。刘氏一族,自此在土坑这片土地上,开拓创业,传至第五代培育出一位太学生、主监,至此下传的十代内代代皆有出仕为官者。
到清朝时,刘姓族人官拜将军、提督、进士、明经者层出不穷,赫然已是名门望族。这些府宅聚集在一起,留存至今,便形成一处宏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古民居群。
土坑村副主任刘永才自小就在村里长大,对村里的一切特别熟悉。他介绍,今年来,他们对村里的古民居重新普查,大多为明清建筑,曾共有67座。如今,明朝的大多坍塌,现存的27座多是清朝年间的,距今约200多年。
自今年2月上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区政府开始新一轮整治工作,首批拨款100万元,用于卫生整治、古厝修复等。
“土财主”兴办教育
刘永才说,根据清代谱牒记载,土坑村中榜进士、晋升仕人者达70多人。这一大规模的数据后,少不了“刘百万”(原名刘端弘)的贡献。刘百万是村里的富贾,从事杉木生意的他,先后在土坑村建了18座大厝,为乡亲们所崇敬。
身为商贾的他,却崇敬文人。据说,当时,峰尾有一宗亲中进士,刘百万特备厚礼前往庆贺,有人窃问此为何人,一宗亲脱口而出:“这是土坑‘土财主’刘端弘。”
刘百万回来后,叹息不已:“家财百万何用,还是被人看‘土’了。”他遂去找村里另一从事杉木生意的刘端瑜,共商造就人才、重振书香门第大计。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刘百万办南文武馆“选青斋”,刘端瑜办北文武馆“凌云斋”。在两文武馆中,学文者免费,习武者每日一粒蛋。自此,村中书声琅琅,马铃叮当。
刘永才说,土财主“受刺激”的说法有争议,但刘百万确实有兴办教育的做法,也正是他的创举,才有后来土坑村“邹鲁乡村”的美誉。
村北村南一门多进士
土坑村名噪一时,还在于当年著名的“一门三进士”故事。
在清末,村北有刘开泰、丰泰两兄弟及其侄希颜一门同榜三进士。刘开泰后授任江西南赣总兵,钦赐提督。而在村南,也有两兄弟双榜进士,土坑村就此被称为“邹鲁乡村”。
相传刘开泰三叔侄同榜中进士,深受当朝天子赞赏,当皇帝获悉其侄希颜之母不足二十便守寡,仍含辛茹苦培育儿子成材,大为感动,诰封她为“太安人”,还赐立了牌坊。
据介绍,20世纪初,刘开泰提督府第还可见门前高大坚实的旗杆座,以及练功石、铠甲、大刀、石敢当和圣旨碑,府内大堂上挂着“两世三忠”牌匾等。
可惜,现大部分文物或毁或失。10多年前,后人逐渐搬离,整座提督府第更加破败不堪。仅恢宏的大门,即入门处的石牌坊,还犹见当年的繁华。圣旨碑,也还在刘氏家庙中。
刘永才说,刘开泰的府第在古民居群落中面积不算大,但其身份注定了这座古民居的特殊。此次分批分期修复古民居,提督府及另一座古民居先被列入。他们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争取年底前,完成修复工作。(海都记者 陈丽娟 谢向明 实习生 黄艺昕 通讯员 肖咸强 庄国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