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土坑村:600年古村落吹拂闽南风

今日泉州网

福建泉州土坑村:600年古村落吹拂闽南风

行走在古大厝之间的小道上,仿佛时光穿越,给人古老宁静的感觉。 陈龙山 摄

土坑古厝群以南北两侧分四排而建,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至今尚存明清建筑27座。 

泉州新闻网网泉港4月15日电 题:福建泉州土坑村:600年古村落吹拂闽南风

作者 陈龙山 李晓桐

远看红砖白石、燕尾脊成片,古建群排列井然有序;近看雕梁画栋、墙上雕刻题材丰富,雕饰技艺精湛……“东亚文化之都”福建泉州的后龙镇土坑村洋溢着浓郁的闽南风,置身这一延续几百年的古村落,依稀可见昔日的繁荣和昌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在中国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土坑村榜上有名。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一较完整反映相关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古村落。

土坑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据载,当时福建莆田贵族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携眷至此定居下来,明朝永乐至清代乾隆年间,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40多座古大厝,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

历经数百年发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占地26860平方米,尚存明清建筑27座,包含民居、祠堂、宫庙和书院等。

穿梭在古村落里,4座建筑为完整的三进五开间,其余均为二进三开间,建筑样式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雕塑种类繁多,图案古朴,令人目不暇接。

古厝大门侧、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或蹲、或立、或倒卧,镌刻着精致花纹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随处可见;古厝内,放置着古代陶瓷大缸、铜铸小盆和木制坐垫,独具闽南建筑风情。

听村里长者说,清代乾隆年间刘端弘与族亲合伙购置了18艘桅帆船,自海上走关东经商,最终富贾一方,被称为“刘百万”。其三落双护甲古居更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倍受古建筑专家学者的青睐。

走近“刘百万”古大厝,14对高约1.5米的旗杆青石十分显眼,标志着族人金榜题名的盛景。而古厝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据说有100个门,99个窗,42间房间,11个天井,让人啧啧称奇。

除了古香古色的明清大厝,土坑村的民俗风情也引人入胜,“土坑戏”、北管乐曲、“打正鼓”和“吃祠堂”等传统民俗活动依旧可见。风俗、生活习惯与闽南文化在此一脉相承。

令人惋惜的是,现存27座古大厝有的荒废,有的部分倒塌,生活在古厝里的人也多数搬走,只剩几位老人不舍离去,偶尔也有村民回古厝溜达。

“以前,大厝内住着十余户、近百人,场面十分热闹,现在就住着三户四口人。”居住在“刘百万”古厝的76岁的林阿婆说,“大厝内的子孙都出外打拼,在外盖起了新楼房,但是我和老伴就喜欢住在这。”

曾居住在另一座古大厝内的83岁陈阿婆虽然迁住新居,却经常回古厝串门。“为了让族人有个团聚的场所,这间古厝目前由后人自发修复,仿佛回到昔日兴盛的年代了。”陈阿婆说。

对此,后龙镇副镇长刘宗强表示,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土坑村以“抢救第一,重点保护”的原则,开始保护古村落的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并委托厦门大学闽台建筑研究所承担编制《土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将目前最具有特色价值的18处古建筑列入重点保护。

此外,土坑村还被列入泉州首批“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一个历史文化村,正在重铸古老的闽南风情。(完)

[责任编辑:卢侨生]